已有1條回答
彎下腰和孩子說話,不要用成年人的思維去衡量孩子的世界,忽視了孩子的感受。想要和孩子的心走得更近一些,就請放低姿態,蹲下來,平視孩子的眼睛,變回小孩,做孩子的朋友。
跟孩子講道理了還是不聽怎么辦
1、當你要脫口而出“為什么”的時候,先閉嘴。推測一下孩子犯錯的原因是什么,然后向孩子確認。再采取適當的方式幫助孩子改掉壞毛病。
2、通過給孩子講故事將道理穿插進去。孩子就不會抗拒,而且還會在輕松的氛圍下接受我們藏在故事里的道理。
3、站在孩子的立場上,與孩子共情,體會他們真正的需要。而不是用大道理來馬列他們。比如一個孩子在和別的小朋友玩時大哭了起來,我們發現是因為別的小朋友不和他玩而導致他哭的,如果我們跟他講要和朋友處理好關系,他們怎么可能聽得進去,而如果我們采取一些行之的效的方法緩和他和朋友之間的關系,可能效果就會大不相同。
4、不要輕易對孩子說,我給你說這些是為你好。如果你說了這句話,說明你之前一直在講道理。那么你剛才那番話很可能白說了。
孩子不聽話如何教育
1、當孩子發脾氣耍賴時,若是用打罵去阻止他的,往往會令他情緒更加激動。這是我們應該冷靜對待,不要急于去說服他,讓他一個人在屋子呆一會,沒有多久,他就會安靜下來,這時再和他講道理,他就會接受。
2、有時候孩子做事解決的方法不正確,大人就會阻止,從而令到孩子鬧脾氣。其實家長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孩子沒試過是不會知道自己的方法不行的。所以在沒有危險的情況下,可以讓孩子適當體驗,他嘗試過,碰壁了,再給他講道理,他會更明白更樂意接受。
3、孩子成長過程中,難免會做錯事。如果家長只懂得指責孩子,會令他反抗性更強,更加不會聽話。所以在孩子做錯事的時候,家長要做的不是指責孩子,而是要去了解孩子,耐心的詢問,他為什么要這樣做,并幫他分析這樣做的后果,使他認識到嚴重性,學會以后如何解決此類的問題,調控自己的情緒。
如何與孩子溝通,孩子才會聽
1、蹲下來仔細聽孩子說話。家長想更有禮貌的聽孩子說話,應該蹲下來,仔細的看著寶寶,讓她說話,這樣孩子會更加帶勁了,她知道爸媽很在乎他了。
2、不管孩子跟你說什么,千萬別笑他。當孩子和家長說話時,即使孩子說的不合理,或者不搭調,也不能笑話孩子,否則孩子會認為自己不夠好,有些自卑了。
3、家長要主動分享自己的感受。想讓孩子喜歡和你交流,家長也應該會主動分享自己的感受,主動和孩子交流交流好玩的事情,讓孩子感到有興趣,這樣就能喜歡和爸爸媽媽說話了。
4、身體語言同樣重要,在親子交流時,不僅僅是語言的交流,一些肢體的表現也是需要的,比如當孩子做事情很不錯,能主動疊衣服等,可以豎起大拇指來,這樣就能給孩子一些鼓勵,比說話還好用的。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