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不愿去上學,可能受很多因素的影響,比如學習壓力大、在學校被欺負、或者很難適應新環境等等。家長需要找出原因,消除造成孩子不愿上學的因素,才能解決問題。
小孩不想去上學一般是什么情況
沒有遠大理想,缺乏主管學習動機
縱觀教育各個階段,初中階段厭學現象是最嚴重的。這是由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所決定。
初中階段的孩子(12——15歲)正處于身體和心理發育高峰的青春期,覺得自己已經長大,強烈渴望自由,但因為心理并未跟著身體同步成長,很容易受到外界的網絡游戲、社會青年等消極因素的影響和誘惑,再加上人生價值觀還未形成,沒有對外界環境正確的判斷和認知能力,對未來人生和前途沒有深刻體會,缺乏主管上的學習動機。但又有強烈的逆反心理,聽不進師長的意見,所以很容易厭學。
學業繁重
必須承認,現在的孩子無論小學還是中學,為了就讀好的學校,學業任務都很繁重。再者,家長都有望子成龍的愿望,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某一方面是杰出優秀的。
有的家長利用一切假期讓孩子學習各種特長班、學習班。導致那些本該屬于孩子的童年快樂蕩然無存。這不但造成了孩子承受巨大的無形壓力,而且有可能使孩子厭學。
物質生活豐富
當今的孩子都是從小在物質生活優越的環境里成長,沒有危機意識。當一個人啥也不缺的時候,他干嘛還那么拼命呢?
小孩不想去上學,家長怎么引導
孩子不想上學,其實這種情況很正常,家長不要太著急,可以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來想對策。
孩子只是偶爾不想上學,家長要好好溝通,了解他為什么不愿意去學校,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問題,并幫助孩子分析如何解決。
如果孩子一直不想上學,好辦,讓他去社會實踐幾天,讓他自己去體會下生活的不易,大都數孩子都重新回到學校好好讀書。
如何引導孩子愛上學習
一、家庭中要營造一個學習氣氛。猶太人是全世界公認的最有閱讀習慣的民族。孩子從生下來后父母就會讀書給孩子聽。從小就有著良好的學習氛圍。如果我們父母成天抱著手機而叫孩子去好好學習的時候,孩子肯定是不服氣的。他的心也跟隨著你的手機飛過去了。如果你經常帶孩子去書店,給孩子買些書,在家陪孩子一起看書,讓家庭成員一起分享書里的知識。那么你的學習習慣一定會影響到孩子。
二、努力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用自己的行為去影響孩子,而不是去命令孩子要好好學習。興趣從父母對事情的態度產生而來。如果你對周圍的一切都不敢興趣,孩子也難以對事物產生興趣。如果父母每天關心新聞的話,可以與孩子一起討論一下新聞,讓孩子談談自己的看法。孩子就能在新聞中用心去了解一些知識,并能形成自己的觀點,掌握一些語言的技巧。當我們帶孩子出去旅游時,孩子就有機會了解大自然,懂得一些當地的文化習俗、風土人情、宗教信仰等等。還包括了地理、歷史、美術和音樂等等文化內容。興趣從生活中來,廣泛的興趣,會讓孩子產生想學習了解的沖動。
三、孩子學習成績不好時,要多鼓勵,少批評。成績好象是每個家庭都非常關心的一件事。然而,家長不能只關心成績,而要關心孩子背后的努力和困難。也許孩子真的很用功了,只是這次考試比上次題目要難,所以沒考好。或是有些知識點沒搞清,我們要幫助孩子找出原因,而不是去批評指責和嘮叨孩子。那樣只會讓孩子更加討厭學習,會逃避學習。當你對孩子說:“寶貝,沒關系的,我們相信你努力了。也相信你下次會進步的。”然后抱抱孩子,孩子的心情一定不一樣,他會暗暗努力爭氣的。
四、孩子學累了要允許孩子休息、放松。孩子并不是學習的機器。我們也會有累的時候。你累了會干什么呢?會不會把手機拿過來刷一刷呢?在我的孩子學累了后,我就讓她去玩游戲,并對她說:“嗯,你學習確實很辛苦,去玩吧!”孩子玩得可高興了。等她玩了一下后,我再溫和的提醒她時間,提醒她還有什么學習任務?她也不會跟我對著來。因為我對孩子表現出的理解使她放下了心中那根刺。留點時間給孩子,讓他們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理解很重要。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