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厭學我們應該這樣正確引導,首先要找到孩子厭學的根源,比如厭學的根源是因為家長給的壓力過大或是孩子自己給自己的壓力過大,沒有達到他預期的目標,所以他從心里開始抵觸學習,那我們就要引導孩子正確認識學習壓力,平衡競爭的心里因素。
如何解決孩子厭學情緒
不要給孩子增加太多的學習負擔。
有的家長經常課后給孩子補課,或者給孩子買各種復習資料,讓孩子拼命刷題提高成績。其實刷題不是提高學生成績的好方法。相反,刷題會增加孩子的學業負擔,反而會讓孩子厭學。
不要給孩子定太高的目標。
每個孩子的學習能力不同,每個孩子擅長的方面也不同。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成為學霸,他的潛力可能在其他方面還未能被挖掘。所以,父母要正確評價孩子,不要對孩子期望過高,否則很容易給孩子造成太大的心理壓力,甚至會造成孩子內心的絕望和崩潰。
給孩子多一些欣賞和積極的期待。
比如很多孩子可能認為自己笨,學得比別人差,所以自卑,對學習持消極逃避的態度。這時,我們可以告訴孩子們:“其實你一點也不傻,相反,只要你愿意嘗試,你會發現自己在很多方面都很優秀!”父母的表揚和鼓勵可以增強孩子的信心,幫助他們設定自己的目標。
了解孩子的內心需求。
當孩子厭學不想學的時候,家長要及時了解孩子的內心,而不是一味的批評和指責。只有了解孩子的內心需求,才能更有效地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方式。
很多家長會打罵孩子,甚至強迫孩子學習或者上學。這不僅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甚至會持續惡化;因此,家長需要調整自己的溝通方式。
和孩子共情,幫助他提出建議。
孩子以前喜歡學習,但是突然有一段時間開始覺得學習累了,這種情況并不少見。一次考試不及格,和同學發生矛盾,在班上出丑,每天都寫不完作業,這些都讓孩子們抗拒學習。孩子說出一個暫時不想學的秘密后,父母首先要認同他的情緒,培養同理心,然后和他一起尋找解決辦法。
厭學情緒可能由多種因素導致:
學習壓力過大。過多的課業負擔、考試壓力,以及父母和老師的期望可能會使學生感到壓力過大,從而產生厭學情緒。
學習興趣缺失。如果學生對他們正在學習的科目沒有興趣,他們可能會覺得無聊或者困難,進而產生厭學情緒。
學校環境不適應。如果出現教師的教學方法不合適、同學間的關系緊張等情況,也可能導致學生產生厭學情緒。
家庭環境影響。家庭環境的變化,如父母離異、家庭暴力等,也可能使孩子產生厭學情緒。
孩子沒動力怎么辦
第一,在生活和學習過程中,多去正向的認可孩子。因為,贊美和表揚是孩子行動的驅動力。只有全方位的認同孩子,才能走進孩子的心里,才能和孩子共鳴,家長的話才能起到作用。
第二,給到孩子足夠的表現機會,比如:考試后表揚他,面對客人贊美他,做了一件事后肯定他。只要家長想肯定他,總能找到方法和角度。
第三,在表現中讓孩子獲得成就感。每一次的表現其實都是為了拿到成就感是每一個孩子的目的,只要是拿到成就感,自己感覺到收獲了成功,孩子就會全力以赴的為下一次行動積蓄力量。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