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對于懶惰的小孩,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孩子明白做什么是重要的,讓他們有興趣學習,鼓勵他們在學習中發掘自己的能力和潛力。
小孩懶惰該怎么管教
1、為孩子做好榜樣
父母應該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在家庭教育中,身教重于言教。我們在對孩子做要求的時候,首先我們自己就應該做到,你希望孩子能夠養成的品質,自身就應該擁有。
想要孩子勤奮,首先我們自己就不應該是一個懶惰的人,否則連我們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還怎么去要求孩子做到?人都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父母尤其如此。
2、讓孩子得到鍛煉
千萬不要放過任何能夠鍛煉孩子的機會,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盡量讓他獨立完成。很多時候,父母的過度保護反而讓孩子喪失了獨立能力和自信。多讓孩子嘗試,給他更多的鼓勵和信心。
孩子小的時候,可以讓他們嘗試一些簡單的家務。比如收納自己的玩具,整理自己的書桌。這不僅可以讓孩子從日常小時鐘培養勤勞的性格、習慣,更培養了孩子處理問題的能力和責任感。
3、培養良好的作息習慣
要幫助孩子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這樣不僅讓孩子生活的更加規律,而且對孩子的健康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非常大的好處。
特別是上學以后,要給孩子留出適當運動和早餐的時間,只有良好的作息習慣,才能讓孩子保持精力充沛,也不會因為“累”而變得越來越懶。
4、給孩子一點時間
很多時候,我們要給孩子多留出一點時間,多一些耐心和理解。適當的催促和引導可以給孩子動力,但要注意過猶不及的道理。多從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也許你會發現,有些時候孩子并不是懶,而只是需要我們給他一點適應的時間罷了。
孩子的懶惰是怎么形成的
第一,被家長管的。大家想想,在生活上、學習上,作為家長是不是管的太多了,管得太細了?當你抱怨孩子內褲襪子都不洗時,你想過沒,是誰幫他洗的?一個懶孩子的背后,大多數都有一位超級勤快的媽媽,你不去用他,他就沒有思考的機會,他就會變懶。
第二,被家長嚇的。嚇得每天戰戰兢兢,作業錯了怕家長批,考試砸了怕家長罵,沒按照家長的方法去做怕挨打,做什么事兒都束手束腳的,總害怕自己挨收拾。其實不挨收拾的方法是有的,就是咱們什么都不去做,做個懶父母。你看孩子滿腦海想的都是怎么去應對父母,怎么才能讓自己平安無事?他怎么能夠有足夠的精力用在勤奮這件事上呢?
第三,被家長慣的。小時候對一切都有好奇,啥事兒都想參與,可你總覺得孩子太小,他什么都不懂,什么也做不好,襪子是洗了,可是你還得費二遍手,你嫌麻煩就不讓他做了。或者是咱們有的家長就直接跟孩子說,管好你的學習就行了,其他的不用你管,漸漸地孩子的好奇心就沒了,所以遇到啥事兒都無所謂,也就變懶了。
想讓孩子不懶惰,家長把握這3點
1、上小學以前鍛煉孩子做家務
有沒有發現,孩子在3、4歲時最喜歡幫父母干這干那,搶著給媽媽拿拖鞋,遞毛巾,想嘗試著洗菜、做飯、洗衣服等等。
這個時候千萬別攔著孩子做,看孩子做事情慢慢騰騰,做得也不好,父母著急,干脆替孩子做了這一切,孩子的興趣沒有了,以后就不愿意干家務活。
2、培養孩子的內驅力
想讓孩子學習成績好,更要勤奮努力,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功夫是時間磨出來的。孩子不想學習,需要激發孩子的內驅力和上進心,形成良性循環。
讓孩子體會成功后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告訴孩子為什么要勤奮,勤奮后的結果是什么?如果孩子當班干部,告訴孩子更要努力做到比別人優秀,才能贏得大家的尊重和信賴。
3、給孩子做榜樣
父母勤勞努力,做事情兢兢業業,認真負責,這種小細節也會影響到孩子,孩子也不敢馬虎大意。
勤勞的人兒運氣不會太差,只管有方法的努力,會得到應有的獎賞。父母的一言一行,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勤勞是一種習慣,習慣了努力上進,就不肯懶惰消極。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