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先將孩子拉到一邊,告訴他,媽媽現在知道你不開心了,你先平靜下來,然后我們一起來解決問題。適當的時候可以抱一抱孩子,讓他感覺到大人理解他的感受。
孩子生氣了怎么和他溝通
首先,你需要了解孩子為什么生氣。只有了解出他的原因才好對癥下藥。
其次,要觀察孩子,在生氣的過程中,有什么樣的具體表現?因為有的時候還在生氣,這是一個情緒表達,想去引起你的關注,如果你已經關注他了,前面的情緒他就很快會忘記。
最后,千萬別忘記跟孩子交流,哪怕他的情緒已經很高漲,似乎已經忘記了前面的事情,你也要和他討論,“你剛才好像有事情發生,我發現你在說什么什么話的時候,并不是太開心……”等等。因為只有這樣的良性溝通才算徹底解決這一次的生氣事件。
遇到情緒大的孩子如何溝通
1、首先要認同并解讀孩子的情緒
當孩子因各種不滿而發泄情緒時,很多時候他們是無助的,可又由于語言表達能力匱乏,無法通過理性的方式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而此時又遭到了大人的不理解或者斥責,他們此刻情緒就會以一種強烈的方式發泄出來。
當孩子情緒激烈時,他們既無助又渴望愛,渴望得到父母的理解和認同,此時父母需要做的是蹲下來告訴孩子“媽媽知道你很委屈,你想哭就哭出來吧”,這時孩子就不會再感到無助了。
有些父母在孩子情緒激烈時,他們的情緒會比孩子更激烈,甚至怒斥、責打孩子,這樣的教育是毫無幫助的,且會導致孩子性格壓抑、煩躁,影響孩子性格的形成。
2、等待孩子情緒緩解后再作溝通
當孩子的情緒得到父母的理解和認同后,他們情緒恢復地往往更快,待孩子情緒恢復后,父母可就具體事情進一步和孩子溝通。
父母和孩子溝通時應注意循序漸進,逐步引導孩子自己將需求和情緒表達出來,并告知父母自己希望父母如何做。
如果孩子一時不知道該如何表達,那父母可以試探性地逐步深入,比如“你現在能冷靜下來了嗎?”,“你現在能告訴媽媽你為什么生氣嗎?”,“你希望媽媽怎么做呢?”,“你覺得這件事以后怎么處理比較好呢?”這樣可逐步鍛煉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
3、溝通時要明確表明自己的立場
孩子之所以會生氣,會情緒激烈往往是因為需求得不到滿足、情緒得不到發泄,如孩子哭著要吃糖果,而父母認為那樣對孩子牙齒不好;孩子堅持要買玩具,而父母認為家中已有很多類似玩具;孩子堅持要玩一些危險物品,而父母擔心孩子安危等。
對于這些原則性問題,父母堅決不能答應孩子需求時,父母需給出一個明確的態度,并給出合理的理由和解釋,切忌模棱兩可,讓孩子繼續心存幻想或要求父母滿足。
4、鼓勵孩子接受更好的處理方式
當父母拒絕接受孩子的請求,但認同孩子的情緒,并使孩子情緒得到穩定時,父母就可以和孩子一起想一個折中的辦法。
要知道,孩子是最渴望得到認同、肯定和鼓勵的,所以媽媽在提出自己的建議時可先表揚孩子,可利用同理心、約定等方式來讓孩子認同自己的觀點,并耐心傾聽孩子的反饋意見。
如何培養一個情緒穩定的孩子
及時給孩子積極正向的回應,和孩子平等交流溝通,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愛,自信從容的孩子更容易做到情緒穩定。
教會孩子對情緒有清晰的認知,幫助孩子正確識別自己的情緒和感受,并學會適當地表達和調節自己的情緒。
給予孩子正向反饋,每個孩子都喜歡被肯定和鼓勵。在孩子獲得成就時鼓勵孩子,在孩子遭遇挫折時傾聽煩惱。切勿在孩子面對失敗時批評他,本來孩子就已經很失落了,家長再不由分說一頓指責,很容易讓孩子一蹶不振。
建立穩定的家庭環境,穩定的家庭環境是孩子情緒穩定的基礎。家長應該建立一個溫馨、和諧、有愛的家庭氛圍,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安全感和歸屬感。同時,家長也應該保持自己的情緒穩定,不要給孩子帶來負面情緒的影響。
為孩子創設一個安詳、和諧的家庭氣氛。成人在家中交談和顏悅色、輕聲細語,互相尊重、和睦相處。情緒極易受環境影響,良好和睦的家庭環境有利于孩子較穩定情緒的形成。
發揮榜樣作用,用積極穩定的情緒去影響孩子。成人在孩子面前要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喜怒無常影響孩子。
給孩子提供一個穩定的生活環境穩定的生活環境是孩子情緒穩定的基礎。如果經常面臨家庭矛盾、父母離異等問題,那么孩子的情緒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易發脾氣。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