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厭學我們應該這樣正確引導,首先要找到孩子厭學的根源,比如厭學的根源是因為家長給的壓力過大或是孩子自己給自己的壓力過大,沒有達到他預期的目標,所以他從心里開始抵觸學習,那我們就要引導孩子正確認識學習壓力,平衡競爭的心里因素。總之,我們正確的引導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善于化解自己遇到的困難。
孩子厭學不肯上學解決方法
1、要找到孩子厭學的根源,比如厭學的根源是因為家長給的壓力過大或是孩子自己給自己的壓力過大,沒有達到他預期的目標,所以他從心里開始抵觸學習,那我們就要引導孩子正確認識學習壓力,平衡競爭的心里因素。
2、幫助孩子對事物產生學習興趣。可以用情感激勵法、自我發現法、討論辨析法、實踐操作法等都能使孩子產生極大的學習興趣。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對每一個正常的孩子來說,要求學習本來就是一種需要,但學習枯燥無味,必然壓抑孩子的求知欲望,挫傷孩子的學習積極性。
3、變厭學為樂學的重要一環是讓厭學的學生能夠重新認識自我價值,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識,所以家長應該認真地去發現厭學學生所表現出來的良好、積極的學習態度和行為,從正面予以肯定,并不斷強化,讓他在前后比較中接受自我,認識到自己并非無可救藥,而是能學好的,從而改變厭學的觀念。
4、在平時的生活學習中,家長們應該多表揚孩子一些,多發現孩子的優勢和長處,在平時的激勵中,幫孩子樹立學習的信心,從而喚起他們心靈深處的自我向上意識。
孩子厭學與什么有關
1、學習內容不感興趣:學生對某些學科或某些學習內容沒有興趣,因而產生了厭學情緒。
2、學習方法不正確:學生不知道怎樣高效地學習,缺少學習戰略,因而效率低下,感到疲憊和無聊。
3、家長希望過高:學生承受著家長過高的希望和壓力,無法達到理想的成績,產生挫折感和無助感。
4、學習環境欠安:學生所處的學習環境欠好,例如教室喧鬧、家庭環境吵鬧等,影響了學習效果。
5、學習成績欠好:在校園學習成績是最重要的,但是許多學生從小升初后就沒有跟上學習的腳步,導致學習跟不上,長時間來就會對學習失去了信心,就很簡單呈現厭學的心思。
6、學習目標不明確:有的學生本身學習動機不強,缺少正確的學習目標,沒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負,學習僅僅為了應付家長或教師,抱著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心態在校園混日子,又怎能高興、又怎能愛學習,又怎能不厭學。
如何激發孩子學習興趣
1、喚醒孩子的學習自驅力,比單純的說教更管用。
和孩子一起學習,比如互動游戲,比如一起閱讀,不管是檢查詩詞英語單詞的記憶,還是數學的計算,都可以在其樂融融的氛圍中進行,切忌訓斥性教育,不僅起不到應有的效果,反而容易對學習產生畏懼感。
單純的說教并不會提升孩子自驅力,讓孩子體驗到學習中的樂趣才會。
2、提升孩子的思維能力,避免去思維化的套路培訓刷題提分。
很多的早教以及超綱的培訓,并沒有真正提升孩子的思維能力,比如奧數,大多數孩子自身能力,并不契合過于超綱的難度設置,看似做出題目背后,往往依靠的是做題套路的記憶,而不是思維能力的建立,不僅未能提升自主思維額能力,反而固化思維更愿意接受模塊化的教學。
3、學有余力比竭盡全力更重要,學習效率提升更能讓高中充分發力。
學習中的邊際遞減效應,學習效果并不是隨著時間成正比,超出一定的學習時間,學校效果會明顯下降,相同的學習內容,需要長的多的時間才能達到相同效果,更低的學習效率在進入高中后,就會出現明顯的學習力不足。
4、打造階梯式目標,不拔苗助長,讓孩子能夠獲得及時滿足,而不過度消耗學習興趣。
如果許諾孩子認真學習一個小時,并達到一定效果,就可以休息,孩子往往在自驅力驅使下,學習投入度很高,時間雖然不長但達到深度思維的效果,反之超越孩子承受能力的學習時間,看不到休閑的激勵,就必然在降低學習效率情況下,不斷消耗著學習興趣。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