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寫作業拖拉是個常見的現象,我認為,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曾經遇到這種現象。要想解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孩子作業拖拉怎么辦
一、弄清楚孩子拖拉背后的原因。拖拉只是一種外在的行為表現,背后的原因可能又很多種。比如、對作業內容沒興趣;當天作業太難,無從下手;抑或作業太簡單,覺得分分鐘就能完成,不需要及時坐;或者是回家太累;又或是缺乏時間觀念等等等等。弄清楚原因后,才能有的放矢,對癥下藥,從根上解決問題。
二、觀察的方法是記錄。在正式開始采取行動前,不妨試著觀察孩子一周回家后的活動。可能的話,拿紙筆記錄下來。強調一下,只是記錄,純客觀記錄。哪個時間段,孩子在做什么事情。一周后,對比著看一看,應該很容易發現問題所在。
三、建立日常生活慣例表。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討論,制定一個放學后,睡覺前的慣例表。甚至是單獨的作業慣例表。列上相關的事項,讓孩子根據自己的情況來決定先后順序。不過,我不建議時間寫得過細。有先后順序即可,然后在作業完成、睡覺等關鍵時間段,有個限制的時間點,就可以了。試行一周后,針對其中的問題,再和孩子一起調整。
四、巧用計時器。番茄鐘其實可以引入孩子的事件管理中。寫作業20到30分鐘左右,可以休息5-10分鐘,具體時間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來。約定好后,作業時間和休息時間都要上鬧鐘,嚴格執行。保證作業的有效專注。
五、家長的心態要保持平和、接納。盡量避免重復抽象的催促。適當的時候,讓孩子承擔作業沒有按時完成的自然后果。
孩子作業拖拉的原因
第一,孩子沒有時間觀念。孩子的時間觀念不是很強,認為只要把作業寫完就行了,用的時間長或者短并不太在意。
第二個就是自控能力差。孩子都有貪玩的心理。寫一點就想玩了,自己想玩一會兒沒關系,玩著玩著時間就忘了,家長不提醒就會一直玩下去。
第三,學習習慣養成的不好,寫字比較慢。
后來我就從網上買了三個沙漏,有一刻鐘的,半小時的,四十五分鐘的三種。我讓他看沙漏漏沙,讓他明白一刻鐘有多長,半小時有多長,四十五分鐘有多長,讓他有時間的概念。接著他寫作業,先拿四十五分鐘的沙漏,讓他在四十五分鐘之內完成;在他學習過程中,只要出現玩的狀況,我就會提醒他看沙漏;他對沙漏很稀奇,對這種方式比較認可,積極的配合我。只要稍有長進,我就會鼓勵的。持續一段時間,以后我就會換成30分鐘的沙漏。
如何提高孩子做作業的效率
第一、要給孩子打造一個安靜的,整潔的作業環境。那么簡單來說就是孩子的書桌除了畢業的作業用到的必備物品(如草稿紙,筆,橡皮擦,尺子,本子,課本等),其它的東西一律不出現在書桌上(如玩具,課外書或者其它小東西)。這樣的話避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還有,物品要收拾整齊,擺放有序。
第二、作業要有固定的專用的環境,盡量避免和臥室在一起。除了作業這件事情在那里完成,那么其它的事情一律不允許孩子在那里完成,除了學習以外,孩子要干其它的事情必須離開,比如說喝水,比如說玩玩具,這是告訴孩子,這是一個專門學習的環境,到這里就是來學習的。久而久之,孩子就知道我在這里是做作業的,學習的,如果我想玩,那么必須專心寫作業,這樣的話孩子就可能告別拖拉磨蹭。
第三、作業過程中家長要注意讓孩子休息。因為作業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如果孩子過于疲勞,那么久會用拖拉磨蹭的方式來緩解身體的疲勞,最終養成壞習慣。40分鐘左右讓孩子休息10分鐘,當然作業的過程中不允許孩子起來走動,喝水,上廁所等。那么作業之前養成做好準備工作的習慣就非常必要了啊!
第四、那么要考慮孩子的專注力問題,這個的話可以做專注力測試,尋找一些專業的機構和老師做測評和咨詢,看是否符合孩子的年齡情況。如果過低于同齡人,可以做相關的訓練,網絡上也有材料,也可以在家做一些相關的訓練。
第五、盡量不要拼命催促孩子“快點,快點”,越催越慢,因為會打亂孩子的思考節奏,適得其反。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