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對于孩子偷錢的問題。我們家長要認真對待。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教育觀念。告訴孩子偷錢是不對的。并且告訴孩子以后得后果等等,給孩子一種榮辱觀觀念。
發現小孩偷錢要怎么正確教育
1、了解偷拿東西的原因。偷本來是一個不大光彩的行為,采取這種方式去得到自己想要的物品,說明孩子從正常渠道無法獲得。有的是因為貪吃,有的是因為貪玩,家長在力所能及的范圍之內,給予合理的滿足,能在一定程度上糾正這種行為。還有一種情形需要看是否被人脅迫,很多校園霸凌現象的存在,使得不少受害人會通過盜竊來避免自己遭受凌辱,所以作為家長要特別留心,嚴重的情況下可以報警處理。
2、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在孩子心智發展還不太健全的時候,偶爾做出一個偷的行為,并不能徹底否定個人品行,很多是未能真正了解這種行為的含義。家長可以以此為契機,讓孩子明白做人的道理和方向,并可舉出一系列的事例來佐證自己的看法,從思想根源上杜絕以后再發生此類事情。
3、約好平時的行為規范準則。如果是經常有此行為的孩子,就要立好規矩了,比如未經允許不得私自亂拿東西作為重要一項提出來,如若違反該有怎樣的懲罰措施跟孩子講明。家長做好監督工作,防止再次違反。
4、發揚優良傳統營造良好家風。家長平時注重自身言行舉止,對待工作和學習積極努力,對待長輩孝順隨和,與人交往不卑不亢等等都能幫助孩子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成長,給予時間和空間,加以寬容與耐心,最終孩子會長大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家長合理給孩子零花錢的好處
很多家長不給孩子錢,只是因為不想他們過早接觸金錢,需要什么大人自然會買,孩子只要好好學習就好了。但家長經常給孩子一定零花錢,對孩子也有很多好處。
1、培養孩子的金錢意識
讓孩子有一定掌管錢財的經歷,對他們的金錢意識有很多幫助,家長在給錢的同時讓孩子知道“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也能幫孩子樹立良好的金錢觀,對他們的未來有很多幫助。
2、滿足孩子的富足感
簡單說,讓孩子有錢,可以打消自卑心理,因為孩子們的生活環境很容易出現對比、攀比等情況,我們無法控制這種現象,只能滿足孩子的富足感,孩子才不會因為“沒錢”感覺“沒面子”。
3、培養一定理財觀念
小孩子的理財,其實就是攢錢,因為他們的花銷不大,家長可以利用孩子們的零花錢,讓他們有一定理財觀念,這都是成長過程中需要學習的。
如何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
1、讓孩子知道錢是從哪來的
現在很多孩子,根本不知道錢是從哪來的。錢是從樹上長出來的,錢是從手機里刷出來的,錢是從銀行卡里取出來的……所以金錢教育的第一步,就是要讓孩子知道錢是從哪里來的。這需要做好兩件事情。第一件:帶孩子到你工作的地方看看。第二件:教孩子熟悉社會的各個工種。
做完這兩件事,再耐心告訴孩子:勞動才能創造財富。金錢是通過辛苦勞動換來的,是付出辛苦勞動后的報酬。
2、家長以身作則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在說教面前,父母的實際行動更容易被孩子接受。在教育孩子正確的金錢觀之前,家長首先要反省自己是如何看待金錢的?花錢的習慣具有世代的傳遞性,也就是說,孩子的花錢習慣來自于父母,假如父母是鋪張浪費的人,那么孩子就不太可能成為節約的人。
父母要從小事中給自己的孩子樹立榜樣,不要鋪張浪費,要合理規劃自己的開銷,要讓孩子知道錢在生活中的作用,這些是培養孩子金錢觀的前提。
3、讓孩子參與到家庭事務管理中
如果有機會,盡量讓孩子參與到家庭事務的管理中,比如逛超市的時候,外出吃飯的時候,可以把錢給孩子,讓孩子去付錢,這樣孩子就知道家里的錢是怎么花出去的。孩子在參與家庭管理的過程中,會逐漸明白“天上不會掉餡餅”的道理,也就不容易受到欺騙,這既增強了孩子的自我保護能力,也可以培養他獨立生活的能力。
4、培養孩子的理財觀念
理財觀念就是要求孩子能夠管理好自己的零花錢。很多家長都不太關心這些,孩子要錢就給,這樣孩子很難發展自己的理財能力。父母應當計劃好,規定好每周給多少零花錢,一周給一次錢(如果你的孩子小,可以兩天給一次錢),而不是天天給錢。
天天給錢會讓孩子覺得把錢統統花完也沒事,因為明天就又有錢了,這樣孩子長大了就很容易變得花錢無度。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