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當孩子進入叛逆期后,家長要多觀察他們的日常,及時掌握他們的變化。這樣在孩子出問題時,我們家長才能及時做出反應,為孩子進行情緒上的疏導,幫助他們平穩的度過逆反期。
孩子進入叛逆期家長應該怎么辦
1、不能一味的念叨
青春期的父母黃金準則就是不能嘮叨,少說多做。因為他們經歷了十幾年的灌輸式教育,會慢慢的產生疲勞感。在青春期是人生觀和價值觀完善的時候,他們都會有自己的想法,希望能迫切的表達出來,而且有獨立的意識,非常反感家長的價值觀植入,所以,家長不能一味的念叨。
2、不要極力否定孩子的想法
叛逆期孩子和父母的想法必定有一些差異,但家長不要極力否定孩子的想法。而是要跟孩子一起心平氣和的商議解決雙方差異的方法,孩子也有判斷能力的。如果雙方差異大,父母也別太著急,用耐心和事實慢慢的和孩子進行解釋。減少差距,盡量避免過多的沖突。
3、只做顧問,不做指導員
有時父母提出的意見即使很好,孩子們也不喜歡,因為他們需要的不是“指導員”,而是顧問-只會細心地聆聽,協助他們做出抉擇,不是插手來干預他們的事情。
要是孩子把事情搞砸了,不宜直接干預、批評,孩子不喜歡別人指出他們把事情搞得一塌糊涂,更不需要別人教他們如何走出困境。父母應該協助子女仔細檢討這件事,青少年往往能自行想出叫人拍案叫絕的解決方法。
孩子進入叛逆期的變化
1、出現破壞性和攻擊性行為
孩子進入叛逆期后,會出現破壞性和攻擊性行為。比如,在家里摔東西、拆玩具、在家具和墻壁上亂寫亂畫、撕書、故意把東西丟得滿地都是,當家長去批評孩子時,孩子不僅不聽,還出現打人、踢人、吐口水等攻擊性行為。
2、出現厭學情緒
孩子進入叛逆期后,對學校和家庭作業的態度有明顯的變化。孩子可能會表現出對學校和家庭作業的不感興趣,經常逃避、拖延做作業。
3、脾氣特別不穩定
孩子進入叛逆期后,情緒控制比較差。比如容易激動,因為很小的事就和父母大喊大叫,而且亂發脾氣,有時總覺得父母特別嘮叨甚至父母的意見、建議也無法聽進去。
初中孩子逆反期厭學怎么辦
1、可試著求知,言傳身教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興趣對孩子會有很大的影響,家長可通過自己的言行來培養孩子對學習的熱愛。家長需要不斷學習,與孩子共同進步。家長可以通過讀書、自學等方式逐步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甚至可以拜孩子為師,這樣可以極大地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遇到不懂的問題可以和孩子共同查資料,或者請教周圍的鄰居、親朋,給孩子樹立勤學好問的好榜樣。千萬不要在督促孩子學習時,家長卻在一邊休息或娛樂,這樣會給孩子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也難以在孩子的心中樹立威信。
2、多鼓勵
一定要多些包容和鼓勵,尤其是孩子因為挫折或者負面情緒,引起厭學問題、學習動力下降。不能夠批評、打擊、否定孩子等處理這件事情,而是要適當包容孩子的負面情緒,積極鼓勵孩子戰勝挫折,努力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孩子多些安全感和支持感,才能有更強的動力去戰勝學習上的困難。
3、培養孩子自控能力
自控力可以促進孩子自己去完成自己應當完成的學習任務,也能夠抑制孩子自己的厭學情緒。自控力不僅可以解決孩子厭學,也對于孩子未來的發展具有很強的助力,很多大人物都有很強的自控力。這一點需要家長花時間、花精力“培養”孩子,必須注意培養的漸進性,循序漸進地對孩子提出合理要求,把嚴格要求和良好激勵相結合,逐步增強孩子的自控力。
孩子進入叛逆期家長應該怎么辦?別全面打擊孩子,也別放任自流,合理的引導和勸導孩子,每個大人也是從叛逆期走過來的,給孩子更多的鼓勵和鞭策。
叛逆期家長該應對
1、開放自我
父母發現孩子的興趣會影響功課時,不要立即禁止,最好能多了解情況。如陪孩子去電子游戲中心,和孩子討論他們的偶像,以此提醒什么是應該學的,什么是不應該學的。只有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才能相處得更融洽。當父母與孩子相處融洽了,孩子就不會反叛了。
2、跟孩子講道理
除了平時的告誡之外,家長也要在實際的情境中教導孩子一定的道理。讓孩子有同理心,讓他從其他人的角度去體會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為會如何影響他人。
3、與孩子平等的溝通
在于孩子溝通我們大多數家長會以一種過來人的高高在上的態度去跟孩子談論這件事。當我們總是以這樣的去溝通,這樣的溝通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壓迫。
4、給孩子樹立榜樣,以身作則
當我們大人遇到困難事的時候,大多數家長會用一下消極的方法來處理自身的情緒。比如發脾氣在自己家人身上、與丈夫或者妻子吵架、責備自己孩子不聽話等等。
當我們自身有不好情緒時,一定要學會控制情緒。你處理情緒的方法孩子會學習,如果你經常通過與你愛人吵架大吼大叫來排解你的情緒你覺得孩子不學習嗎?肯定會,并且會慢慢叛逆。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