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家長已經不能拿12歲的孩子再當做小孩子了,這個時候他們的思想正在快速的成長,想要迫切的成為一個小大人,想要引起家長的重視以及尊重,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
12歲男孩叛逆期怎么管教
技巧一、穩定情緒。當孩子出現叛逆行為的時候,家長要盡可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一時的打罵或許可解心頭之恨,但也很容易與孩子產生隔閡,也會讓孩子愈加抗拒。我們可以在自己冷靜之后同孩子交流。
技巧二、有效溝通。不論遇到什么事請“有話好好說”,溝通是解決任何問題的前提,對于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更要以溝通的方法去引導。當孩子向你提出問題時,不要敷衍,即便無法解答也要正面給出合理的解決辦法。
技巧三、減少說教。溝通是聊天,是讓孩子與你敞開心扉,而不是父母單方面輸出、說教,其實孩子什么都懂,不必強迫灌輸一些大道理,一味地說教只會讓孩子厭煩。
技巧四、接納孩子。孩子叛逆期出現不好的情緒在所難免,家長面對孩子突如其來的變化要盡可能的去接納、理解及包容,讓孩子有更多的安全感,要秉持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原則,看到孩子更多不同。
技巧五、學會傾聽。孩子的情緒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家長想要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就要學會傾聽,我們可以拋出一個有趣的話題,然后傾聽孩子的想法,不要打斷他們的講話,也不要隨意否認孩子的想法,帶有欣賞的眼光給予肯定。
12歲男孩叛逆期的表現有哪些
1、喜歡挑戰權威: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渾身反骨,對于很多規章制度非常反感,同時認為父母老師說的話缺乏信譽或存在漏銅,因而心存挑戰的意識。
2、固執己見:叛逆期的孩子,一旦決定了做某件事,不論他人怎樣阻止勸說都不會改變,除非自己想明白或者受到教訓,所謂不撞南墻不回頭。
3、不喜歡被束縛:叛逆期的孩子討厭被別人控制的感覺,他們聽不得大人的教誨,敵意很強,心理防線高,而且非常要面子,會為了找回面子有意跟別人證明自己,但由于缺乏經驗,表達能力有所欠缺,很容易變成抬杠、蠻不講理。
4、正直且直率: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不全是缺點和不足,當我們在努力發現孩子叛逆期表現的時候,他們的正直、坦率、重情義,簡單等特點同樣也在這個階段表現的非常明顯。
12歲男孩叛逆期能打嗎
12歲的孩子不聽話,可以進行口頭教育,盡量不要棍棒教育,容易引起他的逆反心理。孩子12歲已經很懂事了,最好不要再用打的方法教育,要多和他講道理,如果不聽可以使用其他懲罰方式替代,比如剝奪權利之類的。
最主要的是,要讓他認識到他犯的錯以及如何改正,這些很重要,畢竟孩子還小,許多事情需要大人慢慢引導,不能犯錯就打,會給孩子一種可以用武力解決事情的潛意識。
12歲的孩子已經有很強的自尊心了,遇到一些事情,作為家長要善于跟他溝通。站在朋友的立場與他交談,一般情況下,他都是能聽得進去的,并不是要強行的責令他必須這么做。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犯錯誤,尤其是在孩子處于叛逆期時,家長如果不正確教育孩子,可能給孩子身體和心靈都會造成不好的影響。
當孩子到了12歲之后,家長千萬不要再拿他們當做小孩子來對待了,這個時候的孩子通常情緒比較不穩定,如果家長采取硬碰硬的教育方式,很有可能會激起孩子的叛逆心理,那么對于12歲男孩叛逆期怎么管教呢?
12歲男孩叛逆期怎么管教
1、冷靜的處理
孩子不太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當他對大人的管教不服氣時,情緒可能會比較激動,會有一些過激的言語和行為,這時面對叛逆期孩子家長首先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可以先把問題先放一放,再想辦法控制住孩子的情緒,孩子的氣來的快去的也快,等他心平氣和之后再來和他講道理。
一定不要一看到孩子頂嘴就大發雷霆火冒三丈,甚至對孩子拳腳相加,因為這樣做不但無助于問題的解決,反而會使得雙方的情緒更加對立,還會讓孩子記恨父母,個性強的孩子還可能會離家出走。
2、給孩子獨立的空間
就算孩子有什么做得不對,也要把所有問題集中到一起,雞毛蒜皮的小事盡量忽略,只選最重要的三四個問題,一個月左右和孩子集中談一次。
在和孩子交流的過程中,千萬別要長篇大論。只有說的少,孩子越會聽得專注,才會用心去加以重視。
3、不要極力否定孩子的想法
12歲男孩叛逆期和父母的想法必定有一些差異,但不要極力否定孩子的想法,要跟孩子一起心平氣和的商議解決雙方差異的方法,孩子也有判斷能力的。如果雙方差異大,父母也別太著急,用耐心和事實慢慢的和孩子進行解釋。減少差距,盡量避免過多的沖突。
12歲男孩叛逆的原因是什么
1、經常冷暴力
其實有些時候對孩子來說冷暴力比打他一頓更可怕,因為孩子有時忘性大,打一頓就過去了。但是如果父母經常冷暴力,那么會對孩子心理上產生很大的陰影,他會覺得父母不愛他、根本就不關心他。另外經常對孩子的話、問題采取無視的態度,也會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所以在他青春期時,他也會冷暴力對待你,對你的話采取無視。
2、過度嘮叨
其實愛嘮叨好像是每個媽媽特有的技能,但是適當的嘮叨對孩子來說是一種愛的體現,但是一旦超過那個度,就會讓孩子很煩。比如在孩子小時候嘮叨孩子多向xx學習、別和壞孩子玩兒,長大了嘮叨應該做什么工作等等。孩子聽多了會產生厭煩心理,認為你是在干預他的生活。
3、總當著外人的面批評孩子
家長為了表現自己的“權威”,喜歡不分場合的批評孩子,哪怕有外人在旁邊也照罵不誤。俗話說“家丑不可外揚”,孩子犯了錯家長私下教育即可,當著外人的面批評不僅讓別人看熱鬧,還會傷害到孩子脆弱的自尊心,讓他變得內向、自卑,同時記恨家長,事事和家長對著干,得不償失。
4、當著孩子的面吵架
夫妻之間相處久了難免有磕磕碰碰,吵個架也很正常,但吵架時一定要避開孩子。父母作為孩子最信任的人,看著兩個親近的人在自己面前互相斥責和謾罵,孩子是十分痛苦的,但又不知道該如何去表達。隨著內心深處的安全感坍塌,孩子以后很難再信任他人,長期處于焦慮狀態。
父母經常吵架,對孩子的關心減少,孩子內心的壓抑找不到出口,自然就會變得越來越叛逆。
5、不尊重孩子隱私
翻看孩子日記、將孩子的糗事當作笑話講給別人聽,這些都是不尊重孩子隱私的表現。這種做法會讓孩子不愿意向父母袒露心聲,甚至討厭父母,親子關系越來越差,孩子不愿意繼續服從父母,就會出現叛逆、不聽話。
12歲男孩叛逆的表現有哪些?家長看過來
1、情緒不穩定,喜歡發脾氣,會突然對父母大吼大叫。有時是因為成長激素作祟,孩子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有時就是故意為之,父母的言行踩到了孩子的雷點,讓他感到不舒服于是通過發脾氣的方式發泄情緒。
2、不好好學習,有厭學情緒。12歲大多剛上初中,學習環境和教育模式的變化會使一些孩子跟不上學習進度產生厭學情緒,但大多厭學情緒的出現是因為叛逆,父母過于重視孩子的學習,激發了他們的逆反情緒。
3、攀比心強,學校是就是一個小型的社會,叛逆期會讓很多孩子產生互不認輸的心理狀態,從衣食到住行都會產生攀比心理,誰比誰穿得好,誰比誰住得好,誰的父母做生意,誰的家里有關系等等,都會在此時展現的“淋漓盡致”。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