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作為父母要耐心溝通,和孩子理解父母,體會父母的不易,讓孩子吃些苦,讓孩子體會讀書的樂趣,告訴孩子以后是高科技時代,沒有知識寸步難行。千萬不要去打罵斥責孩子,這樣只會適得其反。
小孩不上學有什么辦法
1、及時集體行動
如果發現小孩有不上學的傾向,請立即關切孩子的狀況,只要拒學行為持續超過一、兩天就應趕快處理。
2、分辨清楚孩子狀況
溫和地詢問孩子不上學的原因,找出孩子問題的源頭,是因為人際關系出了問題?還是遭到同學霸凌?或是因為在教室感到焦慮?擔心學業表現或老師提問?
3、與學校保持溝通和合作
與學校輔導老師、心理等人保持聯系,提供孩子為何掙扎上學或不上學的任何信息,在學校與家長的合作之下,才有機會找到孩子拒學的原因,逐步地讓孩子回歸校園。
4、堅定自己的立場
保持同理心,并堅定孩子必須上學的立場,告訴孩子即使出現各種身體不適的癥狀,都不會有危險性,是可以上學的,讓孩子覺得自己有能力可以直接面對問題。
5、讓待在家變得無聊
如果孩子已經有不上學的傾向,別讓孩子在家看電視、上網或睡覺,關掉電視和網絡,讓孩子在家就像在學校一樣需要學習、打掃、不能躺在床上睡等。
6、父母反思自己的養育方式
父母只有真正愿意去反思,愿意去改變,才能意識到孩子的問題,理解孩子當下的反常舉止,內心的焦慮和憤怒才會被平靜和憐愛所取代,才能做到對孩子的痛苦感同身受。
小孩不上學有哪些原因
1、父母干擾過多導致逆反心理
有很多家長在孩子上學時喜歡干預,會陪孩子一起做作業、一起復習,但在一起進行的過程中總會在孩子背后指手畫腳,會挑剔這個,挑剔那個,時間一長孩子會產生逆反心理,會有跟父母對著干的心理。這時父母要孩子上學,孩子偏偏就不上。
2、與同學相處情況不太好
隨著孩子不斷長大,他們的社會意識和融入集體的需求都不斷增強,但每個孩子能力不同,可能現實沒有和孩子自己預期中的感覺好,孩子會很失落。或是覺得自己在學校里有朋友,或是感覺跟同學們格格不入,甚至連中午飯也沒有小朋友愿意跟他一起吃,那么孩子一整天呆在學校里確實會很沒樂趣。
3、不撞長社交,又沒及時得到父母的幫助
跟同學交流有困難,也不知道如何應對。回到家,爸媽不夠重視,沒有得到及時的幫助和指點,孩子心理覺得無助,使得他們不想去面對學校環境。很多時候,大人不當回事的小事,卻在孩子心里留下陰影,長期陷入不愉快的狀態。
4、被同學嘲笑或欺負
對于孩子來說,在學校里有了尷尬或不堪的經歷而向大人尋求幫助,是需要很大勇氣的。所以遇到這樣的情況,大人一定要有耐心,要安撫孩子和了解情況。小學階段,孩子覺得自己長大了,應該有足夠的本事去承擔、忍受和自己解決問題而不愿意求助于大人,但其實并不是這樣。于是他們選擇最簡單也最安全的辦法,就是待在家里,這樣就不用去面對學校里自己害怕面對的一切。
小孩不上學有哪些表現
1、抵觸心情:孩子可能會在上學前表現出心情不穩定,抵觸心情嚴重,回絕進入教室。
2、物理上的反響:孩子可能會呈現身體不適的癥狀,例如頭痛、肚子痛等。
3、學習上的問題:假如孩子不想上學,可能會呈現學習上的問題和成績下降等情況。
4、道德上問題:孩子可能會呈現逃學和偽裝生病等行為。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