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我們常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這對我們和孩子之間的陪伴關系有了一定的要求,作為父母都知道陪伴孩子的重要性,但卻不知道什么是高質量陪伴孩子。
有很多父母覺得,陪伴孩子就是看著他們,讓他們不要做錯事。但父母也會因此變得嚴厲,結果起到反效果。那么高質量陪伴孩子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讓我們一起和孩子真正的相處一下吧!
高質量陪伴孩子的方法
用心的陪伴:陪伴孩子要“用心”,而不是“用力”。用心關注,用心傾聽,用心幫助,只有父母用心了,才能幫助孩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尊重的陪伴:不要打擊孩子,不要一味指責,不能高高在上,哪怕是自己的孩子,也要給予應有的尊重與信任。真正的陪伴,是和孩子做朋友,我們都要放低姿態,互相尊重,彼此包容。
耐心的陪伴:和孩子溝通時,一定要注意措辭和態度,講明道理,切忌發火、給孩子貼標簽。有些道理我們都懂,但孩子未必就懂,所以要花更多的耐心來教育孩子。
平常心的陪伴:不是所有孩子都能考100分,有孩子登上第一名,就要有孩子在路邊鼓掌。成績并不意味著一切,孩子還有很多可能性。我們要幫助孩子正確認識自己,找到最合適的成長道路。
共同成長的陪伴:你想要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首先你就要成為什么樣的人。父母陪伴孩子的過程,就是給孩子做好榜樣的過程。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是我們能給孩子最好的陪伴。
父母陪伴孩子的小技巧
1、每天抽一定的時間高質量陪伴孩子。雖然上一天班很累,但為人父母就得承擔起相應的責任與義務。晚上的睡前時間、早晨起床前都是親子溝通最好的時候,所以父母可以利用好這段時間。睡前可以做個游戲,一起看繪本,一起做手工;早晨可以跟孩子溝通在幼兒園的事情。
2、和孩子要像朋友一樣聊天。孩子也是擁有自己獨立思想的個體。如果父母和孩子從小就會交流心情或者想法,那么父母就會和孩子像朋友一樣的相處,父母也可以更了解孩子的想法。
如果父母因為孩子還小,認為自己和孩子并沒有什么共同話題,那么孩子也將會和父母產生距離感,并且不愿意把自己的小秘密和父母分享。
3、高質量陪伴孩子親子閱讀。對于年紀稍小一些的孩子,他們對一切事物都充滿了好奇,但他們不知道如何去理解。最好的方法就是引導孩子一起讀書,因為在書的世界里,孩子會學到更多的知識。
說到親子閱讀的好處,很多家長可以大談特談,但他們只會抱怨孩子不喜歡閱讀,卻從來沒有想過,是父母沒有起到引導作用。
所有愛讀書的孩子,背后一定有同樣愛讀書的父母。一開始,孩子閱讀的興趣來自于父母的耐心陪伴和引導。通過長期的閱讀,孩子的詞匯量不斷無味,甚至思維變得更加開闊。
4、家長要積極的參與孩子的活動。有些孩子一個人在家玩久了,他很希望爸爸媽媽能陪他一起玩。這時,父母要放下手上的事情,給孩子一些高質量陪伴--陪他玩一會兒。參與到他的游戲活動中去,并要真正對孩子感興趣。
5、一起散步。晚飯后陪孩子在小區附近溜達聊天,一起鍛煉健身器材,或者陪孩子滑滑梯,玩秋千等等,時間不需要太長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足夠,能促進與孩子之間的溝通和感情加深。
爸爸媽媽能陪伴孩子多少年
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所以時間對應的時間也是不一樣的。通常能陪伴的是從出生到高考之后的18年,這階段是孩子最依賴父母的時期,也是孩子塑造自我最重要的時期。
如果在這段時期內沒有給孩子足夠的陪伴與教育,那么等父母有效期過了以后,孩子變得叛逆,也只能搖頭嘆息于事無補。
孩子3歲的時候,到了他上幼兒園的年紀,他又小又軟的手依依不舍地拉著你的大手,眼里含著淚花,堅強地說著:“媽媽,早點來接我回家。”這一刻,你的心里面是酸酸的。
轉眼到了6歲,他步入小學的校門,開啟新的校園生活。他對什么都感到新奇無比,開始結交新的小伙伴。漸漸地,他不再像小時候那么粘你,習慣了與你分離一整天。他開始喜歡上學,喜歡和小伙伴們一起玩耍。
12歲,初中生活迎面而來,這時候的孩子們處于叛逆期,經常跟你對著干。他們的自理能力越來越好,也開始有自己的主見。當你想提供幫助,被孩子拒絕也變得再正常不過。
18歲高考結束,他要去外地上大學,你為他備好行囊,他的臉上洋溢著第一次遠行的興奮,你的囑托與不安他并沒有察覺。每次假期你都做好多他喜歡的飯菜,等著他回家與你分享大學生活,而他卻每次匆匆吃完,招呼著同學們出門聚會去了。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