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進入初一以后,出現了嚴重的厭學心理,很可能是孩子適應不了新的學習環境,或者是成績不好導致的。對于這種情況,家長應該正確引導孩子,幫助孩子客觀認識自己,讓孩子知道學習的重要性。
首先要找到厭學的原因是什么,千萬不要用非打即罵的方法,逼孩子去學校,而是要心平氣和的跟孩子聊聊,聽聽他將來想干什么,為他做出正確的指引。
其次就是在學業上,家長多用點心,不要太過于關心成績,而是要看到孩子的進步,讓孩子能夠感受到父母的關心,父母為他的進步而感到驕傲,父母的肯定和鼓勵是解決孩子叛逆的重要方式。
初一厭學嚴重怎么辦
1、引導孩子自己制定計劃
大多數初一孩子之所以厭學嚴重,一是學習沒有樂趣,二是因為學習沒有滿足感。同時很多孩子面對一整本書的學習,會因為恐懼心理從而對學習“望而卻步”、而制定一份計劃,把整體性的學習分成一個個目標,讓學習內容清晰可見。有了清晰的目標,孩子自然會根據目標行動。
2、家長要學會換位思考
學習是一種興趣,而不是一味的安排。想要初中生學習好,家長要學會換位思考,怎么讓初中生對學習感興趣,如何才能讓他愛學習,而不是一味的要求初中生學什么。家長要多注重初中生學習能力的培養,重視初中生對問題的研究以及學習內容的拓展。
3、幫孩子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
正確的學習方法能讓學習事半功倍,而錯誤的方法則會事倍功半,如果孩子學習方法不對,學起來會更吃力不說,效果也不理想,慢慢地孩子就會產生厭學情緒。所以當我們發現孩子不愛學習,可以多了解下他們的學習方法是否正確,如果不正確就要及時幫助孩子改正過來。
4、營造生活中的輕松的氛圍
關于孩子的學習問題,大多數的家長總會以一種強硬的態度,讓孩子學習,這樣孩子的學習是一種被動狀態,那么肯定不會用心的。所以,父母要試著以輕松的氛圍去對待孩子,換種模式,慢慢培養愛學習的習慣,不可給孩子過多的心理壓力。
5、規范正確學習行為
有些孩子厭學是因為成績跟不上、學習基礎不好。針對這樣的情況,家長要加強對孩子學習方法的輔導以及對孩子學習效率的監督,對小進步和成就給予鼓勵和表揚,讓孩子在學習中獲得成就感。
6、良好的學習氛圍
濃厚的學習氛圍很重要,學習和娛樂,無論從時間還是形式上都需要適度分開。家長對孩子學習的監督也許會起到效果,但是不要自己看著電視,讓孩子在一旁寫作業。
上初中后孩子厭學情緒加重,這是什么原因呢?
1、與同學相處情況不太好
隨著孩子不斷長大,他們的社會意識和融入集體的需求都不斷增強,可是在這方面每個孩子能力都不同,所以也許沒有孩子自己預期中的感覺好,孩子會很失落。如果在班里顯得跟同學們格格不入,甚至連中飯也沒有小伙伴愿意跟他一起吃,那么小孩一整天呆在學校里確實會很沒樂趣。
2、沒有適應新課程
比如,小學多是數學是算術,是具體的數字,而面對初一代數中的字母運算,孩子可能就會出現不適應,一時間不能理解這些字母怎么可以做加減乘除的運算呢?這時就像我們走路突然“轉向”一樣,怎么也調不過這個感覺來。
3、學習壓力過大
現代社會對于孩子的要求很高,超前學習成為一種普遍現象。所以孩子們迫不得已去參加各種輔導班興趣班,很少有休息玩耍的時間,導致孩子心理壓力很大,而這樣超高的學習強度,會讓他們漸漸對學習失去興趣。
教育孩子的一些小方法
1、不要過分看中成績
在初中階段,作為家長不應該眼里只有成績,而是應該多關心一下孩子的內心,從側面的角度鼓勵,比口頭的壓力來的效果更好。在初中階段,作為家長首先應該是肯定并認可孩子的付出,對于結果而不要過分的在意,這樣才能夠鼓勵孩子擁有健康的心態去面對未來。
2、獎懲結合
只獎勵不懲罰孩子,孩子就不知道什么叫規矩,長大以后就沒有法律意識,容易釀成犯罪。如果只懲罰孩子而不獎勵孩子,孩子就會缺乏動力,長大以后容易迷失自己,也容易喪失人生的意義,他們會經常的反問自己活著的意義是什么。獎懲結合,是最佳的教育方式,在獎懲結合的基礎上要更加的強調獎勵。
3、立父母的威信
父母要想讓孩子愿意接受自己的教育,就要提高自身的修養,學會如何為人父母,嚴于律己,這樣才能談得上教育孩子。同時,還要積極補充自身的不足,在孩子心中樹立一個高大的形象,這樣,父母才能在孩子的心目中樹立起威信。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