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學習是孩子們當前的主要任務,也只有他們認真對待課堂中的知識,才能夠取得一個優秀的成績。但是有些學生難以忍受學習和生活中的壓力,漸漸的變得破罐子破摔,產生了厭學的情緒。
孩子厭學有哪些表現
1、一些厭學孩子在學習成績上遇到挫折后,自覺低人一等,極端自卑,感到自己在各個方面都不如別人。不是反思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努力程度,而是自我懷疑、自我否定,認為自己的智力發育落后,不是學習的材料。
2、當孩子在學習上遇到挫折時,會覺得自己什么都學不會,出現自卑的心理。孩子同時也覺得自己學習不好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也不會反思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態度。
3、喜歡和父母對著干或者不斷討價還價,你讓我好好學習我偏不,很多時候是為了通過對抗來“守住”或“贏取”某種獎勵,達到滿足的目的,具有任性、脾氣暴躁特征。
4、孩子往往把自己學習上的失敗變為合理化。當這些孩子達不到所規定的標準時,就否定或指責這個標準不合理,盡量找些看似合理的借口,使目前的失敗趨于合理化,這樣的自慰可以使孩子減少自我形象與受挫感的反差,避免激烈的內心沖突。
孩子厭學的原因
原因一:部分孩子在童年時期,沒有得到來自父母足夠的關心和愛護。如父母因某些原因缺席孩子的童年,或相處過程中,父母對孩子的態度冷淡。這種童年重要家人關注和照料的缺失和不足,會使得某些孩子在學齡期以各種不可思議的理由拒絕上學。
原因二:學校的學習主要以訓練為主,每天的學習更多的像是一個一個必須完成的任務。這些學習內容枯燥,重復。時間長了,孩子的新鮮感完全喪失,學習根本提不起勁頭,只能每天靠父母逼迫和催促才能回到書桌前寫作業。
原因三:有一部分厭學情緒的學生,往往是因為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周圍的人和事,向他們灌輸著“學習無用”的觀點,在他們小小的內心中生根發芽,因此,他們在學習中往往無法提起精氣神,甚至會采取各種抵抗的方式。
孩子厭學怎么解決
第一、父母應經常與孩子交談,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或其他情況,給予心理咨詢,消除對學習的恐懼,鼓勵孩子克服困難,積極運用大腦,認真完成學習任務。家庭教育也需要策略。父母應該多鼓勵和贊揚孩子。只要孩子取得了一些進步,他們就應該給予充分的認可,以提高他們對學習的信心。
第二、有的時候,孩子壓力太大也會引起他們的厭學情緒。很多孩子會因為學業繁重,導致他們壓力過大,因此想要逃避,由此會產生厭學的情緒。所以,對于這類孩子家長可以適當減輕孩子的壓力,不要隨便和別人家的孩子做對比,要多鼓勵他們。
第三、去名校去看看,去大城市走走,感受一下大城市和名校的氛圍,多和一些優秀的人接觸,看看那些優秀的人一天都在做些什么,讓孩子心里有自己的目標,并逐漸向目標靠攏,鼓勵他為了追求并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而努力去學習。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