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厭學的小孩主要是文化基礎差,對學習提不起興趣,這對小孩的成長和將來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鑒于此,家長要給予正確的引導,應該去幫助孩子提高學習的興趣,可以找一些相對簡單的題型,讓孩子從中找到自信。
小孩厭學怎么開導
第一,降低期望值。家長對小孩期望值太高,踩著凳子都夠不著桃子,小孩勢必心灰意冷,破罐子破摔。
第二,營造家庭學習氛圍。國家提倡建設書香家庭,作為家長看看家里有沒有書柜,有幾本有價值的書。平時沒事是不是打打牌,喝喝酒,看看無聊的手機視頻。如果是這樣,建議家長拿起書報來。培養愛學習的小孩必須有愛學習的家長。
第三,節假日帶著小孩研學旅行。到有歷史積淀的地方去,聽聽講解,看看說明,增加小孩閱歷,放松了心情,耳濡目染了文化,興趣慢慢養成。
第四,少些指責,多些鼓勵。小孩今天完成了一部分作業,仍然給予表揚和鼓勵。樹立信心,日積月累。
第五,少埋怨,多分析。工作中,社會交往中,不良情緒不要帶到家里來,給小孩的永遠是陽光明媚,讓小孩熱愛生活,自然會慢慢喜歡讀書。
第六,多陪伴,多親近。小孩就是幼苗,需要陽光雨露。適當的關懷,歡聲笑語的游戲,就某個學習問題召開談論,寓學于樂,小孩會慢慢改變。
第七,親近老師,讓老師親近小孩。親其師信其道。老師對小孩態度的轉變往往會撥動小孩上進的心弦。
第八,參加勞動,讓小孩體會工作的不易和掙錢的艱難。如果家在農村,農活可以一起干。如果家在城市,可以讓小孩觀摩你工作的艱險。讓小孩體會天上不會掉餡餅,幸福必須雙手干。
小孩厭學的表現
1、沒有學習興趣:興趣是激發孩子學習的動力,如果沒有學習興趣,就算再好的老師都無濟于事。
2、遲到曠課甚至逃學:因為孩子對學習沒有興趣就會曠課甚至逃學,而這種情況有一次就會有第二次。
3、破壞紀律、頂撞老師:因為孩子的自尊心很強,在課堂上表現的不好,被老師批評后就會頂撞老師。
4、精力分散、上課走神、注意力也常常不能集中:因為沒有學習的興趣,上課就會走神,無法集中注意力。
小孩厭學的原因有哪些
1、不良的家庭環境
作為家長,天天在家打麻將,父母經常吵架,對孩子缺乏必要的關心,對孩子成績不聞不問;這樣的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成長有很大的負面影響,這些負面的影響,讓孩子對學習沒有興趣,導致厭學情緒的產生!
2、過分溺愛孩子
很多家長對自己的孩子過分溺愛,孩子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對家人產生嚴重的依賴;不思進取,不愿意吃苦,行為懶散,缺乏對學習的主動性,學習成績不好,對學習沒有興趣,最后導致厭學!
3、師生關系不融洽
老師的授課方式并能讓每一位學生都喜歡,這很容易讓學生對老師產生討厭的心理;課上不聽講,故意搗亂,做一些無關的事情,老師教訓學生,學生還出言不遜,這樣的后果就會造成學習知識掌握不扎實,作業不能完成,考試成績下降,導致厭學情緒的產生。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