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很多家長不理解孩子的其他科目一直都很不錯,但唯獨孩子的數學成績不好,這有可能是因為這門科目對于孩子來說過于枯燥,也有可能是因為孩子的基礎不好,打消了積極性,那么對于孩子厭學數學怎么辦呢?
孩子厭學數學怎么辦
1、樹立自信心
當孩子學數學遇到困難的時候,家長首先不要責備他,要適當地給他鼓勵,給他信心。
每一個人的學習能力都是不一樣的,家長要理解孩子對于某些問題理解的緩慢。要懂得站在孩子的立場想,你當初學習的時候也有遇到學不會的時候。就算自己心煩意燥,也不能表現出來。要懂得調整好自己的情緒,表情要輕松,暗示孩子,自己對他有信心。告訴孩子,每個孩子在剛開始學習數學的時候都會覺得難,既然別人可以學好,他也肯定能,樹立孩子學好數學的信心。
2、了解數學文化,培養興趣
在數學學習中,了解結論的來歷、數學家的成長事跡、對科技進步的貢獻等。比如學習圓周率時,了解祖沖之的成就;學習黃金分割時,讀讀華羅庚的故事等等。通過對文化的學習,用數學家的勤奮堅持精神激勵孩子努力求學,幫助學生了解公式、概念定理等理論的來源與發展進程,特別是數學思維方法的形成。
3、運用生活中的事物,開發孩子的興趣
年幼的孩子是非常需要新鮮感的,對于一板一眼的事物,經常會面露難色,不敢興趣。就像對待數學一樣,如果單純的以考試題的方式來問孩子的話,孩子可能就興趣平平,甚至是產生抗拒,尤其是年紀大一點的孩子。我的建議是,在孩子還沒有上小學的時候,父母就要有危機感,做一些準備,避免孩子上學后排斥數學。
4、讓孩子多做試題
對于孩子厭學數學,可以多讓孩子接觸,除了上課地習題外,可以單獨給孩子買一些他感興趣地數學習題,每天陪著孩子做一些,慢慢地孩子地數學成績就會提高了。或者買菜地時候也可以帶上孩子,讓孩子幫忙一起算賬,這樣既找到數學地樂趣,又能提高算數地能力。
5、循序漸進,發展數學思維
人類的學習過程,是由簡單到復雜,由具體到抽象;所以在面對“數學”這種純抽象概念的知識時,唯一讓孩子覺得容易的學習方法,也只有以具體、簡單的實物為起始。由感官的訓練,進一步讓孩子借實物從“量”的實際體驗,到“數”的抽象認識。自少到多,進入加、減、乘、除的計算,逐漸培養孩子的數學心智和分析整合的邏輯概念。
讓孩子在親自動手中,先由對實物的多與少、大和小,求得了解,在自然而然地聯想具體與抽象間的關系。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