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在現實生活中,有些家長會認為孩子是自由的,應該讓他們自在成長,發展他們的天性,所以就放松了對孩子的教育;但是這種方式往往帶來的是孩子無休止的哭鬧或者反叛。所以說,家長一定的教育權還是應該好好使用的,那么小朋友上課不聽話怎么辦呢?
小朋友上課不聽話怎么辦
1、培養孩子的自制力
針對小朋友上課不聽話的情況,家長可以先把孩子的一些學習習慣改變了,不要急著從學習成績抓起。我們可以試著培養孩子的自制力,讓孩子學習時能夠克制自己,而不是想學就學,想玩就玩。
2、必要的課前預習
孩子在家里做作業時,家長應該對孩子有所要求,讓孩子認真閱讀教材,了解教材內容,思考內容重點,發現學習難點,做好聽講的準備。
其次,在孩子認真閱讀材料的過程中,有不認識的字或不懂的詞語,必須查工具書爭取自己學會,不明白的內容可以用鉛筆劃出來,準備課堂上聽老師講解,回到家后,家長抽查孩子的上課情況,觀察孩子有沒有把重難點解決。
3、冷靜處理孩子的問題
家長在面對不聽話的孩子時,應當讓自己先冷靜下來。然后再心平氣和地與孩子溝通,適當地采取一些措施。但不要一副太氣憤的樣子,也不要在說孩子時把以前孩子犯過的錯誤統統一時都給說出來。
家長要記得,我們在跟孩子說話時,要記得是對事不對人,一事歸一事,不要做過多的聯想,也不要隨便地就給孩子貼上“不聽話”的標簽。畢竟孩子都是在成長中,有時家長的語言可能會對他們產生莫大的影響。
4、制定積極的目標
小朋友上課不聽話,家長可以幫助孩子設定一個目標,并與他一起制定一個學習計劃。使用這種方式督促孩子執行學習計劃,在計劃執行過程中,及時發現孩子的進步,給予表揚。
在孩子遇到困難時,鼓勵他戰勝困難,必要時給予適當幫助。我們也可以教孩子學會分配時間,當孩子在相對短的時間內集中精力做好功課后,便有更多的時間可以做其他事情。孩子一旦有成功的感覺,做事會更加自信,也就開始對自己有更大的期望。
5、給孩子放權
在生活中,我們可以讓孩子當小助手和參謀,有意識地與孩子商量家里的事情。當孩子做好了一定要謝謝他,即使做壞了也不要嫌他幫了倒忙,而要告訴他怎樣才能做好。
等到孩子再大些,家長可以請他來出主意,如家里需要買什么東西,需要把一些新添置的東西放在哪里之類的。這樣做會使孩子感到自己是個大人,和父母一樣擁有參與家政的資格,從而更加尊敬父母,并主動用一些大人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