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中學生的孩子年齡小,生理上還沒有完全成熟,一般比較好動,容易受外界環境變化所影響,有些學生甚至還會出現逆反心理,因此家長平時應多注意引導孩子,以培養孩子正確的心理品質,提高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那么中學生叛逆心理的成因及解決辦法都有哪些呢?
中學生叛逆心理的成因
1、孩子精神需求提高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中學生的需求不再只停留在物質層面,孩子已開始關注更高層次的精神需求。在生命和安全能夠得到保障的基礎上,孩子的需求就主要是精神需求,而在精神需求中,最主要的是尊重需求。
中學生普遍存在“誰傷害了我的尊嚴,誰就是我的敵人”的觀念,若孩子長時間存在這種不正確的價值觀,就容易形成叛逆心理。
2、思想行為逐漸成熟
作為初中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進入青春期以后,由于孩子思想及行為開始趨向成熟,使孩子自我意識和獨立意識增強,出現了一種脫離小孩的傾向,孩子由小學那種學習生活突然過度到緊張的中學生活中,緊張的學業,升學的壓力和難以處理的人際關系,逆反心理就表現得特別突出。
3、沒有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
由于家長沒有掌握有效的教育引導方法。很多家長對孩子百般溺愛,導致孩子生活能力差,唯我獨尊,聽不得批評和勸告,因此形成自負型逆反心理。同時,不少家長對孩子期望值過高,教育方法簡單粗暴,導致子女過重心理壓力,容易產生“受挫型”逆反心理。
還有的家長對孩子漠不關心,不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教育引導,讓孩子放任自流,因此孩子得不到家庭的溫暖和愛護,往往對學習和生活缺乏信心,容易形成“失落型”逆反心理。
中學生叛逆心理的解決辦法
1、傾聽孩子內心的想法
家長應經常通過拉近與孩子之間的距離,傾聽孩子的內心想法,了解孩子的心理的思想問題。談話是最親切和最直接的、了解孩子的心理狀況,還可以察言悅色、家長應該舍得放下架子和孩子平等地交流,努力的幫助孩子解決問題,使孩子從錯誤中吸取教訓,從而達到良好教育效果。
2、和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
家長應該和孩子保持良好的溝通,并給予孩子足夠尊重,不要將自己思想強加給孩子,總替孩子做決定。而是要讓孩子,學會如何去掌控自己生活,同時家長和孩子溝通時口氣應該要像朋友一樣,了解孩子的思想。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