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寫作業粗心大意主要是對學習不上心,心思不在學習上,還有的孩子是天生馬虎,粗心,不只是在學習上,在生活上也是這樣,這樣的習慣對孩子是非常不好的,那么,孩子寫作業粗心大意的原因是什么呢?
孩子寫作業粗心大意的原因
壞習慣養成:不思考、不檢查、不認真,不思考。你仔細觀察孩子平時寫數學作業的習慣,有沒有做題的時候不思考就開始寫。拿到題目“沖啊,趕緊寫,生怕自己落后了”。這種習慣反而讓孩子養成很急躁的心理。
其次,不檢查。為什么不檢查?因為檢查浪費時間。趕快寫完趕快交這樣才不落后。
最后,心態浮躁、不認真。很多孩子寫作業粗心大意,他們在平時寫功課的時候就是隨隨便便,雖然在寫作業,但寫作業并不是他的目標,而是寫完后的iPad或者是其他他想要玩的事情。
所以他就用很敷衍的態度去寫作業,這樣的態度怎么能不粗心呢?對不對?所以結果就是,雖然寫完了數學作業,但正確率很低,品質很差。日積月累,孩子就會養成粗心的習慣。
在學生時期孩子的教育主要來源于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我們只從家庭教育方面來說,在生活和學習過程中孩子犯了錯誤,家長通常是以寬容的態度原諒孩子,這就造成了孩子對犯錯沒有“恐懼感”,不怕犯錯,即使犯錯也不需要擔當什么后果的認知,(重點句)無壓力的結果是沒有人重視的。
孩子寫作業粗心大意,這對于孩子心理成長是十分不利的,將來參與社會活動,這種輕浮的習慣很容易犯錯,而失去競爭力,錯失很多機會。在學生時代的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就是,會做的題也會做錯,那在考試中就不能檢驗出孩子對知識掌握的真實水平,這樣的丟分豈不可惜,所以引導孩子形成良好的習慣就格外的重要了。
做題只寫開頭和結果,把中間步驟都省略,因為缺少對步驟的推敲,所以很容易導致結果的錯誤。比如數學中的解方程,求未知數,很多孩子只寫第一步和最終未知數的結果,一味的追求“精簡”。
最容易出錯的就是計算題,計算題一般出現在數學或其它理科科目內。比如課本內的乘法法則,還有各種相似的性質與判定。運用的時候孩子容易混淆導致錯用,費時費力好不容易計算出來的題卻是錯的,打擊孩子寫計算題的動力。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