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上課總是講話不僅僅對自己的學習成績有著非常大的影響,還會影響自己和周邊同學的學習專注度,甚至還會影響老師的講課進度,因此我們作為家長要及時對孩子引導教育,那么孩子上課總是講話怎么教育?
孩子自尊心都是比較強的,我們作為家長在引導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說話和做事的態度,盡量不要責罵孩子,我們支持以教育為主,讓孩子主動認識到錯誤,而不是把自己的思想強加給孩子!
孩子上課總是講話怎么教育
1.告訴孩子上課想說話時要先想一想
我們不要期望上課愛說話的孩子可以一下變得遵守紀律起來,畢竟他剛剛上一年級,還不習慣遵守課堂秩序,任何習慣的養成都需要一個過程,我們要給孩子改正壞習慣的時間。
我們可以告訴孩子,在課堂上想說話的時候,要先這樣想一想:這句話非說不可嗎?能不能等到下課再說?同學正在專心聽講呢,他一定不希望被打擾吧。當孩子意識到這些的時候,就能夠抑制自己想說話的沖動,用理智去約束自己的行為。
2.告訴孩子說話要注意場合
我們不能只告訴孩子什么時候不能說話,還要讓他知道什么時候可以說話。在不上課的時候,在家里,或者和其他孩子一起玩的時候,我們可以鼓勵孩子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和想法。這樣,孩子才會漸漸懂得說話要注意場合和時機。
3.積極鼓勵替代不當評價
心理學研究和大量的生活實例表明,被積極的強化刺激后的行為更能重復出現。對于孩子出現的一些積極的行為方式,比如安靜做事情的時候,要進行及時的強化鼓勵,孩子就會有更多良好行為的出現,而不是尋求不當的行為方式去引起他人的關注。
4.提高孩子的意志力,對孩子的需要進行延遲滿足
比如,孩子出去玩累了,不想走了,家長不要讓孩子休息,而是告訴孩子,如果再堅持走50步,你就是一個善于挑戰自己的勇士。如果孩子具備了延遲滿足的能力,就不會在課堂上隨便說話,也能夠較好地控制好自己。
孩子上課總是講話的原因
1.孩子缺乏學習興趣
孩子對自己喜歡的,會更多地集中注意力,傾注更多的精力,上課就遵守紀律;對自己不喜歡的,可能就會以較隨便的態度去應對,上課就可能亂說亂動。
2.受到周圍同學的影響
就像我們上面所說的閨蜜的孩子并不是外向性格的人,所以他說話很有可能是因為周圍同學的影響。
在我們上學階段必然也有這種人的存在,那些孩子他們性格外向,總是能夠挑起讓大家都感到有想法、有興趣、有討論點的話題。在課堂上一群人也就開開心心的談論,而沒有顧及到自己所處的環境。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