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當孩子上了高一后,就要面對很大的學習壓力,有了自己的想法,如果他非常努力但是考試成績不理想時,可能會深受打擊,缺少學習興趣,開始變得厭學。孩子厭學的原因有很多,無論怎樣家長都要找到根源所在,才能更好的解決問題。
孩子上高一為什么會厭學呢
1、家長包辦過多。父母對孩子是十分關心的,但是很多家長也不知道,很多孩子對家長的依賴都是從家長那里學來的,長此以往,孩子就變得越來越任性,甚至出現厭學的心理。
2、情緒不穩定。有的同學對成績排名以及別人的看法太過看重,導致在每場考試之前都焦慮異常,影響考試時的發揮和后續的學習熱情。情緒對學習的影響非常大,好的情緒包括好奇、愉快、樂觀自信等;壞的情緒則包括憂愁、焦慮等。
青春期的孩子情緒變壞很快,如果這些情緒得不到適時的疏導和調節,就會形成情感交流障礙,表現出焦慮、憤怒。
3、影響正常的生活和學習。孩子上高一可能因為自控力差,無心學習,受到影視劇、電子游戲等影響,孩子缺乏自制力,分不清輕重緩急,導致無心學習,成績每況愈下,索性不在學習。
4、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學習過程中找不到適合的學習方式,逐漸跟不上學習進度,或者基礎太差,不適應高中學習,產生厭學心理。
孩子上高一厭學怎么引導
1、盡可能的鼓勵,讓孩子樹立信心,看到美好未來。
孩子出現厭學情緒,一般都會有一個過程,在高一學業難度大是主因。當學生發現理想與現實差距過大的時候,難免心灰意冷,對學習熱情大幅下降。這時候家長一定要多鼓勵,畢竟現在才是高一,還有足夠的時間努力。
2、降低學習目標和難度,讓孩子有獲得感。
家長告訴孩子:只要盡力了就是最好的,學習有一個過程,現在能把最基本的學好就是很棒的。總之,孩子上高一厭學,家長不可著急,冷處理也是不錯的方式。如果家長一時遂了心愿,假如孩子后悔了再要復學,就會很麻煩。
3、盡量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消除孩子被拋棄、被歧視的感覺,使高一學生對學習有厭惡感、恐懼感變為愉悅感、舒適感,從而積極、主動、愉悅地投入學校的學習和生活。對高一學生自我價值有新的認識后,隨即就會開始自我實踐。
孩子上高一厭學的表現
1、學習不積極
學習不積極可以從多個方面觀察到,比如早晨上學比想起床或經常遲到,故意回避與父母談學習的事情,不會主動匯報自己的學習情況,回家后家庭作業拖到很晚才寫。
2、心智活動能力差
在上課聽講時注意力分散,課后學習活動完全處于消極、被動的狀態。具體表現為聽課不專心,作業完成不用心,預習、復習無恒心。學科知識難以系統化,今天學,明天忘,知識掌握不牢固,導致學習成績提高困難,慢慢地對學習開始失去興趣。
3、尋求注意
有些高一孩子由于成績較差,自尊心受挫,發現自己無法從學習中獲得教師和同學的承認,為了體現自我價值,樹立自我形象,常以厭學行為來尋求教師和同學的注意,爭得自己在班級集體中的位置。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