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如果孩子犯了錯,家長就會忍不住對孩子大喊大叫,這樣不僅僅會讓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傷害,還會讓他們覺得父母不愛自己,所以采用打罵的教育方式,是非常不利于孩子的成長的。
父母有權利打罵孩子嗎
父母有撫養教育子女的義務,但沒有隨意打罵子女的權利。父母打罵子女多數屬于管教方法不當。如果后果不嚴重,一般是批評教育處理,促使自覺改正錯誤,采取正確教育子女的方法。但是如果父母對孩子傷害過大,也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1、讓孩子失去了反省的機會
對孩子來說,被父母打罵以后,要么滿心恐懼,驚魂未定,要么忿忿不平,想著啥時候再闖個禍氣氣你們。害怕和生氣的感覺捂住了孩子的耳朵,結果孩子白白受了皮肉之苦,還是不知道錯在哪兒,該怎么做。
2 、讓孩子學會以暴制暴
孩子都是看著父母的背影長大的。真正影響孩子的往往不是我們說什么,而是我們做什么。當我們靠打罵來教育孩子時,他們不會明白打人是不對的,也不會知道高興和生氣要怎么表達,只學會了生氣可以打人,一言不合就用拳頭說話。
3、拉低孩子的智商和情商
體罰會給孩子造成嚴重的心理壓力,讓他們無法集中注意力。除了影響智力發育,體罰還會降低孩子的情商。被打的孩子往往感受不到來自父母的愛和肯定,容易對自己產生懷疑。不管表現出來的是懦弱,還是叛逆,他們內心都是極不自信的。這不僅會疏遠親子關系,造成孩子安全感缺失,還會影響他們未來的人際交往和個人發展。
父母該怎么教育孩子
1、思想方面
家長一定要給孩子樹立積極的思想觀念,這樣孩子才會用樂觀的心態去面對人生中遇到的挫折。只有用積極向上的態度去引導,孩子才會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自己想要改變的現狀。并且還會不斷提升自己,不斷的學習。
如果家長一直給孩子傳統消極的情緒,那孩子自然也會變得很消極,對自己的人生做否定的概念,對自己的現狀不滿,甚至還會讓孩子養成遇到事情退縮,埋怨他人的壞習慣。
2、行為方面
家長在遇到挫折和問題的時候,一定要學會冷靜處理,多動腦,多學習,從中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并且還要學會主動和孩子溝通問題,有條件的情況下,帶領孩子一起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法。
改掉自己的不良習慣,帶領孩子一起充實自己的學識。不亂對孩子發脾氣,要學會有上進心,這樣才能影響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但如果家長遇到事情急躁,不知所措,甚至還會對孩子發脾氣,這樣的狀態只會導致孩子長大后成為一個一模一樣的自己。
3、言語方面
有很多的家長在自己做錯了事情以后,不會主動和自己的孩子道歉,總是認為自己的大人和孩子道歉,好像有些丟臉兒。或者孩子在幫大人做好一件事情的時候,不會說句謝謝。其實這樣的做法是非常不對的,往往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會慢慢地喪失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因此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把感激孩子的話表達出來,這樣孩子才能學會如何表達自己的情感,后期在他成長的過程中遇到事情,才能巧妙地化解。
父母打罵孩子怎么彌補
第一,及時跟孩子道歉,不管孩子做錯了什么事情,都不應該用打罵的方式,父母打了孩子的話,就會讓孩子自尊心受到影響,孩子雖然年紀小,但也是有自尊的。
第二,是跟孩子友好的溝通,有時候孩子做錯事情確實不對,家長教育孩子也是正常,也是對的,但是需要通過打罵的方式來教育孩子,那肯定是不對的,有時候孩子做錯的事情,家長可以跟孩子友好的溝通,這樣的話孩子更加可以聽到心里去。
第三,擁抱和接受孩子,孩子的成長過程就是不斷的犯錯,不斷的糾正改正完善過程,我們大人也是如此,那家長允許孩子犯錯,接受自己不完美的孩子,幫助孩子克服困難。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