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厭學是對學習產生厭倦乃至厭惡,從而逃避的一種負面情緒表現。心理教育專家調查研究發現,在即將開學時和開學初期,孩子表現出的厭學情緒最為明顯。厭學不但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而且危害他們的身心健康。
高一孩子厭學怎么辦家長應該怎么引導
1、改進環境,愉悅心境。
要改動厭學學生對日子的情緒、對學習的知道,首要就有必要要改進他們所處的環境。一個好的環境需求社會、家庭、校園之間相互配合。社會的鼓勵、家長的關心、教師的注重、同學的友愛都有利于營建一個重學、樂學的空氣,消除厭學學生被扔掉、被輕視的感覺,對學習由厭惡感、恐懼感變為愉悅感、舒適感,然后活躍、自動、愉快地開端新環境中的日子、學習。
2、培育愛好,建立決心。
愛好是最好的教師。厭學學生對自我價值有了新的知道后,隨即就要開端自我實踐,這種測驗成果的好壞是他們能否我完全改動自己的要害。要盡量發明環境,讓厭學學生在實踐中培育愛好,品嘗到學習的成功感和興趣感,并逐漸養成杰出的學習習氣和正確的學習方法,進而建立決心、堅定信念,完全矯治厭學的心理障礙。
3、改動觀念,承受自我。
讓厭學學生重新知道自我價值,構成杰出的.自我意識,這是變厭學為樂學的重要一環。家長應認真地發現厭學學生所表現出來的杰出、活躍的學習情緒和行為,從正面予以必定,并不斷強化,讓他在前后比較中承受自我,知道到自己并非無可救藥,而是能學好的,信任自己也是一個有能力、有出路、受尊重的以,改動自己無能的觀念。當然,對厭學學生的點評有必要客觀、中肯、好心,不能挖苦過火,以免增加逆反情緒。
高中不想上學怎么辦
厭學心理是對學習產生厭倦乃至厭惡,從而逃避的一種心態,需找到問題的根源。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愛好職業學習去讀書。
上了高中在各種壓力之下,孩子有這樣的思想是很正常的`,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從心里上對孩子進行教育,好好的跟他談談,順便自己也分析檢討一下為什么會這樣,我們有哪些地方做的不對。
最后的決定權還是留給自己,無論做何決定,還是依然愛他、支持著他。有了這樣的支持和愛的氛圍,孩子往往會更愿意繼續學習。即使最后還是選擇了工作,也可建議先嘗試做一些暑期工,有了真實的體驗再做最后決定。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