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厭學原因歸根結(jié)底就是貪玩和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造成的。個人認為解決的方法就是多關(guān)心多互動多釋放。
初中生為什么會厭學
1、不知道他為什么要學習?孩子的學習是被動的,一是家長要求孩子要去學習,二是看到大家都要去學習,只能隨大流孩子學習的內(nèi)驅(qū)力差。
2、痛苦體驗:在小學階段學習過程中,家長或者老師對孩子的鼓勵和支持不夠,孩子在學習中都是痛苦體驗,現(xiàn)在初中了,自我意識覺醒了,就想反抗。
3、心里抵觸:小學階段的課程相對少,作業(yè)比較簡單,孩子可以比較容易的完成,就有自己玩耍的時間;初中的課程比較多,難度較大,作業(yè)量大,把孩子原來玩耍的時間都擠壓了,孩子心理大大抵觸,厭學情緒就上來了。
4、信心不足:小學階段沒有養(yǎng)成吃苦、勤奮努力學習的習慣,到了初中面臨中考,孩子學業(yè)競爭壓力山大,老師家長都無比重視,不努力不行啊,看到自己現(xiàn)在學業(yè)落后,信心不足,產(chǎn)生厭學情緒。
5、伙伴影響:初中階段,孩子的伙伴對孩子的影響很大,有可能孩子的某個伙伴負能量太多,厭學情緒會互相感染。
6、其他因素:這些分析不一定全面,可能還有其他因素,家長要好好了解孩子的狀況,家庭教育是根,是內(nèi)因,要重點分析。
家長面對厭學的孩子要做到一下幾點:
1、家長深入了解孩子的需求,給予孩子更加獨立自主和表達自我的機會。
孩子的青春期這一階段,家長不要吝惜對學生的贊美,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滿足學生追求卓越的渴望,給孩子提供展示自己的平臺,家長將看到他們更好的表現(xiàn)。
2、家長與學生建立友誼,培養(yǎng)學生與其他同學建立良好關(guān)系。
學生之間應該成為朋友,學生與家庭成員,甚至家庭成員之外的人也應該成為好朋友,家人之間本就應該彼此信任,家長信任學生,學生應該信任父母和教師。家長沒有真正理解同情和信任學生,學生可能視家長為敵人。
3、樹立學生自信心。身處青春期的學生往往喜歡扮演英勇無畏、果敢自信的形象,但也有些孩子面對困難時望而止步,他們對自己能夠成為一個真正的成人信心不足,家長鼓勵學生的行動,對于成長過程的錯誤家長學會理解,不要總是用俯視角度看學生。
4、家長幫助孩子制定目標和學習計劃。缺乏目標的學習是被動學習,家長幫助學生制定相對較為簡單的目標,實現(xiàn)的幾率比較高,以此來激發(fā)自己的動力,而一旦達到了目標,內(nèi)心的自信也會得到提升,通過一個個小目標的實現(xiàn),來貼近更多的大目標,自然也會幫助自己變得更好,激發(fā)自己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厭學情緒被正能量以及自信心從內(nèi)心當中抹除,成為一名熱愛學習、熱愛生活的好學生。
家長如何避免初中孩子厭學
1、以身作則猶為重要。家長找到一個自己的愛好,孩子只要在家就與之一起學習。同時堅持猶為重要,久而久之就會影響孩子。同時家長切忌沾染不良習慣:比喻長時間當孩子面玩游戲等。
2、時時關(guān)心認同最重要。孩子難免偶爾犯錯,但不能暴力批評。但學習習慣不好卻應該認真批評。讓其明白,其余都能原諒,唯有學習不可辜負。
3、幫孩子釋放壓力。定時帶孩子運動,遠足。偶爾陪他做他喜歡的事,讓孩子能忘記學習中的壓力與壓抑。以愉快的心情投入學習。方法很見效,但都需要堅持。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quán)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