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12歲孩子厭學怎么辦?關于厭學情緒的產生,會有很多誘發因素,需要家長全方位進行信息收集,只有了解孩子為什么不愿意去上學的動機,才能有針對性加以教育和引導,既而改變孩子的錯誤行為。
12歲孩子厭學怎么辦
1、要讓孩子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孩子很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他是按照別人的評價去認識自己的。如果別人說他笨,他就會認為自己笨,一個總是失敗的孩子體驗不到成功的快樂,也就不去努力了。對于一個從未完成過作業的孩子,家長最好讓他先做幾道容易的習題,讓他能輕而易舉地完成,再調整作業的難度。如果孩子的學習不好,不要將失敗的原因歸為孩子不聰明,家長可以從學習態度(是否認真)、意志力等方面去尋找原因,千萬不要說他笨,讓他自暴自棄,產生厭學心理。
2、鼓勵孩子自我激勵
如果孩子能夠經常自我激勵、自我鞭策,他便有可能避免學習上的失敗,也不容易產生厭學情緒。首先要幫助孩子樹立自我激勵的目標。其次要讓孩子學會自我暗示,經常對自己說一句激勵的話:“我一定能成功。”最后是讓孩子在行動中擺脫消極情緒。如果孩子因為怕學習失敗而產生恐懼,重要的是告訴孩子采取什么樣的行動來消除這種情緒。鼓勵孩子自我激勵,需要家長和老師共同努力,如果家長鼓勵孩子老師卻看不起孩子,甚至打擊他的學習自信心,那也是沒用的。
3、指導孩子學習方法
在輔導孩子時,不要代替孩子學習,養成孩子的依賴心理和遇事退縮的習慣。要教給孩子獲得知識的方法,如教孩子如何去查工具書,如何獲得自己想要的資料等。如果孩子在學習過程中不會選擇重要的內容,家長可以有意識地在每周給孩子兩篇長文章,讓他把長文章縮寫成短文章,縮寫的過程既體現了孩子對知識的理解,又能體現孩子的創造性。這種方法意在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和成就感,幫他克服厭學情緒。
12歲孩子厭學的原因
1、學校人際關系矛盾導致的。
孩子在學校的同學關系,師生關系,孩子在學校受到不公平對待,譬如孩子被老師誤解,老師誤認為孩子上課搞小動作了,當眾批評他,孩子本來是沒有的事情,但孩子不敢反駁,家長又不能幫助孩子改善關系,孩子心里產生的矛盾不能及時化解,孩子就會因為煩老師而產生厭學情緒,孩子不愿意去上學了,還有同學之間的霸凌、欺凌等造成同學之間關系緊張,孩子心理緊張也會產生不愿意上學的厭學問題。
2、孩子學習上體會不到成就感。
孩子在學習上得不到家長認可,老師認可,沒有成就感。比如某一次考試考的不好,老師家長不是幫助孩子分析原因,而是老師批評,家長埋怨,甚至打罵孩子,這樣孩子就會開始質疑自己的能力,是不是自己不是學習的料,產生厭學問題。其實孩子天生都是愛學習的,由于體會不到學習的快樂,獲得不了學習的價值觀、成就感,慢慢孩子就開始逃離,迷戀上其他東西,比如愛玩游戲,孩子在游戲中得到滿足。
3、孩子缺乏學習動機。
自己的孩子學習成績不理想,別人家的孩子是學霸,很多孩子不知道學習的目的,意義,找不到人生目標,家長可以試問一下自己的孩子,學習究竟是為什么,現在孩子衣食無憂,感覺學習是麻煩的事情,尤其是學霸,他的壓力更大。
4、外界過高的期望值。
家長過高的期望必然導致孩子壓力增大,家庭不和睦,父母關系緊張,孩子整天活在緊張之中,家長、學校總是用考試、用分數去評價孩子,家長只盯著孩子分數不放,分分分學生的命根,命就沒有了,還要什么根,他就不會學習了。現在孩子外界壓力很大,成了家長、老師、家庭、學校的學習機器,我們家長一定要檢查一下,自己是否給孩子壓力過大。學霸的壓力會更大,因為學生之間的差距小,學生之間的競爭壓力更大。
5、不良的家庭環境。
我們通過調查包括咨詢很多家長、孩子,由于夫妻關系不和,父母關系緊張,導致孩子無法學習。心理學認為,家庭關系一旦出現問題,家庭矛盾就會增多。孩子學習遇到問題時,家長不是幫助分析原因,幫助解決問題,而是一味地去批評孩子,打罵孩子,親子關系就成為激烈對抗,你越要孩子學習,孩子偏偏越不去學習。父母分離居住,父母離異,孩子就會拿不上學,去拯救父母婚姻,后果是非常嚴重的。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