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一般情況下,孩子犯錯是難免的,我們作為家長一定要及時的指正孩子的錯誤,當孩子出現犯錯誤屢教不改的情況,作為家長一定要耐心和孩子進行溝通,千萬不要去批評孩子,以免打擊孩子的自信心。
小孩犯錯誤屢教不改怎么辦
1、不要嘮叨
父母嘮叨太多,孩子會反感,想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家長可以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可以將看到的問題盡量用簡單的話來形容。避免冗長的文字,越重要的事情越不要用過多的文字來形容,簡單明了才能直擊人心。
2、告訴孩子懲罰的原因和結果
每次懲罰孩子要讓孩子被罰得明明白白,知道自己為什么受懲罰,做錯了什么,在懲罰結束后要一定改正,并讓孩子懂得如何做才是對的。如果小孩子以后仍然還犯此類錯誤,會有更嚴重的懲罰。爸爸媽媽只要采取的處罰方法合適得當,可以讓孩子自主選擇用哪一個。
處罰的期間,爸爸媽媽必須每天強調孩子做錯的事情,讓他當做一件重要的事情來對待,懲罰結束后,可以讓孩子寫個小總結,讓孩子從內心里真正意識到,總是做錯事而接受懲罰是一件得不償失的事情。
3、適當給孩子獎勵
孩子犯錯還是和年齡小有關系,他們局限于自己的小小認知,覺得自己是對的,又加上任性調皮,不聽大人勸告,一錯再錯。當孩子能改正錯誤,而且做得很棒時,家長要給予孩子夸獎和鼓勵。
孩子屢教不改的原因,家長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吸引父母的注意
孩子還小,思維很簡單,有時候孩子總是犯同樣的錯誤,部分原因是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他們想要父母的陪伴。現在很多父母下班回家,大部分時間都在看手機和電視,孩子想把父母的目光轉移到自己身上。
2、父母的錯誤處理
父母看到孩子犯錯只會一味責備,孩子容易產生逆反心理,這樣的教育方式孩子不喜歡,這就是為什么孩子總是犯同樣的錯誤。因為父母嘮叨嘮叨,只會讓孩子覺得很煩躁,父母講得道理一句也聽不進去。
3、做錯事不知道該如何處理
當孩子犯錯時,父母總是一味地責備,卻沒有告訴他們什么是錯的,如何糾正,不知道如何做正確的事情,或者不知道如何解決這些事情。
孩子犯錯后不承認錯誤,他們在擔心什么?
1、擔心更大的責罰
就如前文所言,孩子之前吃過類似的虧,本來很聽話地主動承認了自己的錯誤,家長不是和孩子傾心交流,而是不問青紅皂白地對孩子橫加指責,劈頭蓋臉一頓責罵,孩子就會在心里想,承認錯誤是挨罵,還不如不承認錯誤,找個理由,沒準還能躲過被罵的結局呢。
2、經濟上無法承受
若孩子在外面犯了錯,需要承擔一些經濟上的責任,而孩子手頭是沒有多少經濟來源的,向家長索要,不但會帶來金錢上的損失,還可能承受皮肉之苦,為了減少自己所可能遭受的“罪”,那不如干脆就一抗到底,不加承認了。
3、孩子缺乏被保護欲
孩子做錯事后,內心也是復雜的、矛盾的,既想承認錯誤獲得家長的諒解,又擔心被更猛烈的指責而覆蓋,因此,在孩子幼小的內心中,缺少了一種被保護的安全感,沒有了安全感,他們看不到承認錯誤后光明的一面,也就有了想推卸責任的內心驅動。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