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孩子總是重復的犯同一個錯誤,而家長卻是一遍一遍嘮叨提醒。有時候孩子知道這么做是錯誤的,但是卻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這其實是因為孩子自控能力差。對于這樣的情況,家長應該怎么引導呢?
孩子自控能力差家長怎么引導
1、制定具體的計劃
很多家長在為孩子培養自控能力時,總是過于強調自控力本身。但是對于孩子來說,自控力是一個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有時孩子很難去直觀的了解到它。這個時候家長們可以通過制定計劃的方式來幫孩子直觀的了解到什么是自控力,如何提高自控力。
比如家長可以把孩子需要改進的地方以及每天需要去做到的事情,都列在一張表上,讓孩子按照這個計劃去完成。這樣孩子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就能慢慢的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了。
2、家長適當降低要求
我們家長要做的就是不要對孩子要求太高,她太小可以選擇適當的降低一下家長心目中好孩子的形象。有的時候還是有這種抵觸的清理也是可以理解的,也有很多的家長給孩子的門檻真的太高了對他有很多的要求,以至于孩子心里非常害怕,因為他怕自己完不成所以干脆就不去做,這是大多數孩子都會有的心理。
3、不要一次性做過多的要求
很多家長在給孩子輔導作業的時候,一次提出了多個目標,甚至是非常完美的目標。比如:你要認真看題,不要粗心,字跡要工整,計算要全對,寫完要檢查……可能你噼里啪啦嘮嘮的內容,孩子只記住了其中一個。
想要提高孩子的自控能力,這是需要一個過程的,所以家長一次性不要提太多的要求。如果你一次性提很多要求,需要消耗孩子極大的能量。而一旦能量消耗得差不多了,孩子就會出現錯誤。當孩子一有疏漏,你又批評指責,結果就是孩子越來越沒有自主的能力。
4、培養孩子的自律性
讓孩子學會自我約束,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及接受程度,適當的設立一些規則。如“寫作業時不能玩手機”培養孩子遵守規則的能力。
孩子自控能力差的原因
1、父母經常吵架
不和諧的家庭關系使得寶寶長期處于懼怕、沒有安全感的狀態,年紀小的寶寶判斷力很差,在看到父母爭吵的時候他往往會以為是因為自己的原因,甚至會懷疑父母是不是不愛自己了。同時爭吵這種行為,其實是給孩子樹立錯誤的行為榜樣。
2、家庭教養方式
現在家庭的教養中都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孩子的需求被全力滿足著,哪怕是不合理要求也不會被拒絕,這種溺愛只會讓孩子自以為是,唯我獨尊,一切都要按他的喜好來。當然還有一部分原因是來自父母的言傳身教,父母的壞脾氣,動不動就發火的暴躁情緒也會一分不少地復制到孩子身上,在這種家庭成長起來的孩子自控能力差也是正常的。
自控力差對孩子的危害影響
1、經常做事情半途而廢,不能堅持到底。很多孩子在遇到一點點困難就想著要放棄,并且做事總是沒有時間觀念,想到什么就去做什么,也沒有長久性不能堅持下去。
2、總是缺乏安全感。如果爸爸媽媽把孩子保護地太好,或者是經常嚇唬孩子的話,就會讓孩子缺乏安全感,太依賴爸爸媽媽,而孩子又缺乏自我控制情緒的能力,那么孩子就會經常覺得很害怕。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