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想要知道媽媽對孩子大吼大叫的傷害,家長不妨從孩子的不良性格入手進行分析。比如,孩子過于自卑膽小的原因;孩子缺乏安全感的問題,又或者他們無所謂態度的表現,這都與家長的教育方式有關系。
媽媽對孩子大吼大叫的傷害
1、對于孩子來說,經常被家長大聲吼,會導致孩子和父母間漸漸拉開距離。特別是感情上的距離,媽媽的大聲喊叫會使孩子出現本能的恐懼心理,容易安全感受到傷害,甚至不再信任媽媽。另外,媽媽經常對孩子大聲吼,對孩子的心靈傷害更大,容易出現情感障礙,孩子也會變得不自信,懦弱,在這個環境下相處時間長了,往后想要改過來就會變得非常困難。
2、如果這一時期,媽媽對孩子大吼大叫,并沒有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愛和肯定、鼓勵和表揚,甚至面對孩子的執拗和索取時,用“打、罵、吼”的方式對待,那么孩子對媽媽的情感就會變得冷淡,在冷淡的情感積聚到一定程度,他就會走向兩個極端,一是逆反,遠離父母;二是表面順從,實則消極應對,對什么事都提不起興致來,沒有青春的朝氣,這就是媽媽對孩子大吼大叫的傷害。
3、孩子易急躁,和父母一樣,說話時大聲喊叫。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說話方式、做事方法會對孩子成長產生重要影響。孩子還小,沒有辨別是非的能力,但是有很強的模仿能力,經常對孩子吼叫的媽媽,孩子也會有樣學樣。因此,作為孩子媽媽,我們平時應該反省自己的言行,以正確的姿態行使家庭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孩子對媽媽不尊重的原因
1、父母潛移默化的榜樣示范
很多父母、或者長輩遇事很容易大發雷霆,若父母容易發怒,身邊的孩子會模仿他們,逐漸形成了愛發脾氣的性格,這好比是潤物細無聲的教育一樣,孩子在大人潛移默化的“壞脾氣”影響下,逐漸也養成了相似的性格。所以說,很多父母在兒女身上看見了自己的——影子,有可愛的影子,也有可憎易怒的形象。孩子在大人身上,既學到了好的一面,也同時擁有了不好的一面。
2、孩子受委屈的第一反應不是安慰而是責罵
孩子畢竟是孩子,很多孩子在受到委屈的第一反應便是哭泣。很多父母在看到小孩哭泣后,第一反應便是責罵孩子無能,而不是詢問孩子為何哭泣而安慰他們,這種情況下孩子的心靈會受到第二次傷害,他們慢慢會失去對父母的尊重。
家長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哪些
1、立即停止孩子的行為
當孩子對家長大吼大叫時,家長需要立即制止孩子的行為,讓孩子知道這樣的行為是不被允許的。這個時候,家長需要保持冷靜,不要和孩子一起情緒化。因為家長的情緒會直接影響孩子的情緒,如果家長也大吼大叫,孩子就會認為這樣的行為是可以被接受的。
2、轉移孩子注意力
青春期的小孩脾氣暴躁,父母對其選用的心理狀態很重要,既不能僥幸心理,也不能過多強悍,最好的處理方法,就是能迅速而果斷的將小孩子的注意力訓練轉移到其他方面,或者讓小孩子發泄,去本身抑止,恢復,鍥而不舍一段時間后,小孩子亂發脾氣的下意識會慢慢改善。因為他會意識到,那般亂發脾氣是不能得到一切東西的。
3、多陪伴孩子,使孩子感到安全
當大吼大叫使孩子感到害怕時,家長要做的就是停止這種行為,讓孩子擺脫壓力大的環境,放松身心。由于年齡的原因,兒童的認知通常與成年人的反應高度相關,父母大喊大叫,孩子會表現出服從,但這并不意味著孩子理解父母的意思。
因為孩子只是被大人的反應嚇壞了,老是這樣的話會使孩子缺乏安全感。而安全感,是每個人生命的底色,缺乏安全感將使孩子一生都在恐懼中掙扎。所以,如果要補救,就必須讓孩子感到安全,父母可以花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讓孩子恢復對父母的依賴和信任。當孩子感到安全時,他們將充滿信心和力量,并有勇氣面對生活中的所有困難。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