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作為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成長,但是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尤其是孩子進入初中后,隨之而來還有孩子的青春期。在這個時期,很多孩子都會出現自卑不自信的情況,家長應該怎么辦呢?
初中生不自信家長怎么辦
1、分析原因
初中生不自信的原因很多,要想真正的使孩子自信起來,首先要找到孩子不自信的根本原因。造成孩子不自信的常見原因,有家庭關系不和睦,家長過多的批評,家長過度的保護,同學之間的調侃,自身心理,學習成績等等。家長應該好好分析,常常與孩子溝通,找到孩子不自信的原因,做好引導工作。
2、允許孩子犯錯
孩子犯錯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情緒失控、大發雷霆,將孩子置于孤立無援的境地。做什么事情都唯唯諾諾,不敢嘗試。所以我們要允許孩子犯錯,這樣孩子能夠在錯誤中成長,不停地鍛煉,體會到成功的快樂,從而克服自卑。
3、有意識地讓孩子承擔一些責任
不少家長常因為孩子年幼而代他們做許多事,幫穿衣鞋,替收拾玩具,給他們包辦過多,孩子就缺乏責任感和自我約束力,自信也就很難建立起來。對此,家長不妨視孩子能力的大小有意識地讓他們承擔一些責任,如讓孩子動手收拾玩具、書包及文具,讓孩子鋪床疊被,讓他們洗洗簡單的碗筷等等。
4、肯定優點,鼓勵嘗試
進入初中,因為生活、學習環境的改變,競爭壓力的加大,很容易挫傷初中生學習、交友的積極性,讓孩子失去信心。家長的鼓勵是孩子得到的最大的肯定,家長善于發現孩子的點滴進步和成功,給予適當贊賞,使他們積累積極的情感體驗。父母積極的、有建設性的態度,才能使孩子不斷進步,更加有信心。
初中生不自信的原因
1、孩子的同伴關系
在學校遇到同學排擠、欺凌,也會讓孩子變得敏感、孤僻,如果家長發現孩子是慢慢變得不陽光,那么一定要引起重視,可以觀察一下孩子周圍的伙伴及同學。一旦發現是被同學欺負,家長該出面的還是要出面。
2、家庭環境
如果父母長期對孩子灌輸望子成龍的理念,或者存在長期家庭不和睦、經濟條件差等情況,會導致孩子出現孤僻心理以及自我評價過低的情況。在與其他同學家庭進行對比時,從而產生低落感和自卑感。
3、家長的言行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因此父母的言行也對孩子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而這些影響最簡單的也體現在父母的言行當中,現實生活中大多數父母,都喜歡拿自家的孩子和其他的孩子相比較,甚至還會當眾說自家的孩子不如他人。父母的這種做法是非常不正確的,會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
初中生的教育方式有哪些
1、許多父母覺得孩子需要管教,所以他們利用大人的權威,試圖強迫孩子服從。事實上,這種方法不會有任何效果。首先,這種方法會給孩子的心靈帶來創傷,永久性地破壞親子之間的關系。其次,這種方式會激發孩子更多的叛逆,從而導致他們使用極端的方法來對抗你。
2、初中生正處于一個自我認識的階段,如果孩子自信心不足,容易導致孩子產生叛逆情緒。因此,家長要多給孩子鼓勵和支持,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價值。有些孩子的叛逆行為,是因為他們想要得到家長的注意和關注,這時家長就更要注意給孩子足夠的關注,讓孩子感覺到自己被重視。
3、多與孩子溝通。大部分不聽話的孩子是缺乏家庭溝通的,由于家長忙于工作,對孩子的生活不管不顧,就會導致孩子叛逆。建議家長多抽出時間來陪伴孩子,在玩耍的過程中進行心理溝通,有助于緩和親子關系。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