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如果孩子太以自我為中心,那么他們就會經常發脾氣,并且對周圍發生的事情漠不關心,這樣一來就會導致孩子過于自大,性格孤僻不合群,甚至會影響到以后的社交。所以,當孩子以自我為中心經常發脾氣的時候,家長要及時的引導孩子。
孩子太以自我為中心經常發脾氣怎么辦
1、可以適當制定一些行為規則
面對太以自我為中心經常發脾氣的孩子,父母可為孩子制定一些衛生習慣、勞動習慣、家規等行為準則,并利用校規,作為對孩子行為的約束,也會收到良好的效果。這種行為準則不能過度或過于詳細,否則會損害孩子的獨立性。孩子過于“聽話”,不利于他的成長,這樣的孩子往往缺乏創造性和開拓性,父母只要抓住主要問題就可以了。
2、教會孩子換位思考
家長主動地為孩子去營造一個換位思考的環境,以身作則成為孩子行為的示范者。在空閑時間,可以通過與孩子做游戲教會孩子如何去換位思考,比如說玩角色扮演游戲:讓孩子扮演父母的角色,而家長則扮演孩子的角色。讓孩子感受一下,平常父母回到家,家務還有很多,而孩子吵著父母陪他玩,此時的父母會是什么心態。
3、不能沒原則滿足任何需求
父母要懂得權衡孩子提出的各種各樣的要求。首先要看看這些是不是一個合理的要求。對一些不合理、過分的要求,家長不能因為寵愛孩子或者因為孩子的耍賴,就答應并滿足孩子。家長應該保持自己的原則,說一不二,樹立自己的權威,同時也引導孩子走向好的一面。
4、給予孩子內心的滿足和信心
隨著孩子對自己探索的不斷深入,孩子對自我的認識也逐漸趨于客觀、全面,能對自己的價值有真正的認識,并逐漸形成了穩定的積極自我意識。當擁有積極的自我意識的孩子就不會因為比較,因為他人的否定,而輕易的否定自己的價值,因為孩子知道自己的價值所在,從而更加安定、幸福和有信心面對生活。
孩子太以自我為中心的原因
1、過分溺愛的家庭環境。孩子處于溺愛的環境中,所有要求都會有回應。當孩習慣了每位家庭成員重點關注自己的狀態,長此以就習慣了“小公主”“小霸王”的身份,不把別人放在眼里,不懂得感恩。甚至大腦中形成這樣的意識:只要我想要的東西,別人一定會滿足我。
2、孩子缺乏同情心集體意識。當孩子缺乏同情心,心胸狹窄,奉獻精神差就會出現喜歡講條件,斤斤計較,不與人合作的狀況,一般這樣的孩子不善于交際,不合群,孤獨多疑,而這樣的負面特征會影響孩子,對孩子的成長極其不利。
3、孩子從小就極少進行社交活動,人際交流能力較弱。有的孩子從小就很少進行社交活動,缺乏與他人的共情力,無法體會他人內心的感受,不知道為他人著想,只會思考自己的需要,而沒有想到其他人的處境,也不能理解他人與自己有同樣的需求。
孩子太以自我為中心的表現
1、孩子在公共場合,不懂規矩,不講禮貌。有時候帶孩子去逛商場,凡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就要,如果家長不滿足他們的話就滿地撒潑打滾,導致很多人前來圍觀,家長越是勸他們鬧的越兇,孩子只顧自己的情緒,絲毫不顧慮他人的感受,家長礙于面子,最后只好買給他們,孩子才就此罷休。長此以往導致孩子沒有規矩,任意妄為。
2、推卸責任。這一類表現在小學中非常突出,例如老師布置的任務沒能完成便將責任推卸給別人。比如,老師讓孩子第二天帶一件東西來,結果忘了帶的孩子問其原因便說:“爸爸沒給我準備,媽媽忘了給我拿”,而不會想到是自己的責任。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