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一年級的孩子已經出現了自我意識,他們不再像小時候一樣,對父母的話言聽計從,而是有了自己的小心思。但是很多家長并沒有意識到孩子的變化,仍然控制著孩子的一切,這樣就會使得孩子叛逆軟硬不吃。對于這種情況,家長該怎么辦呢?
一年級的孩子叛逆軟硬不吃怎么辦
1、換位思考。當一年級的孩子叛逆軟硬不吃的時候,家長要學會換位思考。家長也是從叛逆期走過來的,只是沒有現在的孩子表現得明顯,所以面對孩子令人不解的行為,不妨換位思考,想想孩子為什么會這樣。有了共鳴后就會理解孩子,能找出問題所在。
2、放下身段,多一分平等,做孩子的朋友。作為家長不妨接受孩子的轉變,把孩子看成是大人,給予孩子應有的尊重,應有的平等。如果家長還有更大的決心,那就和孩子做朋友吧,可以設想,當你和孩子無話不談,親密無間的時候,叛逆自然就會消失不見。
3、和孩子平等交流。如果家長想采取命令的方式,獨斷專行,讓他一切都要按照你的方法做,那這樣他會更加叛逆,你們就無法交流,這時的孩子會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有了獨立的思想,自主意識也很強。因此對家長的方法往往不滿意,所以家長要和孩子站在同等高度上來考慮問題。
4、要以理服人,切不可以勢壓服。同時,不要給孩子提過高的要求。比如學習上,可以提一些孩子通過一定努力能實現的目標,不能把目標定得太高,讓孩子無法實現。合理的目標,既能讓孩子實現,還能讓孩子享受到實現后的喜悅,激發他的自信心。
一年級的孩子叛逆期家長怎么教育
1、不能讓批評傷害孩子的自尊。家長應當心平氣和的和孩子說話,幫助孩子認識到錯誤的同時,還能讓孩子接受家長給的建議。如果家長在跟孩子交流的過程中選擇了錯誤的方式,也不要著急,小孩子內心敏感,容易受傷,但是孩子也很容易感受到父母的愛。
2、尊重孩子的意見。在孩子對事情沒有認知的時候,一味的給孩子講道理是不正確的做法,聰明的父母應該是先尊重孩子的想法,然后再去印證自己的觀點,讓孩子直接看到哪個做法才是正確的。
3、真誠的理解孩子。家長要理解一年級孩子的心態,盡量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不要把孩子的叛逆心態看成是挑戰,而是從中感知到孩子成長的必然過程。父母的大吼大叫,也會迎來相同的反駁,講道理,互相理解,才是最有效的溝通工具。
一年級孩子叛逆的表現有哪些
1、情緒反應激烈。例如帶孩子逛街,孩子在櫥窗里看到一款玩具汽車之后,堅持要買。可是家中已經有很多類似的玩具汽車,在拒絕孩子的要求后,孩子便開始大哭大鬧,甚至在公共場合坐地耍賴、打人。
2、愛鬧脾氣,倔強固執。孩子的性格是后天養成的,如果孩子平時性格倔強固執,動不動就發脾氣,肯定是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出現了問題。當孩子犯錯的時候,家長視而不見,過后又沒有指出孩子的錯誤。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越來越過分,知道做錯事情父母不會罵他,就目中無人,為所欲為。
3、孩子做錯事,嘴上承認錯誤,但是內心卻抗拒不從,一直不改錯,下次還會繼續犯錯誤。對于家長的教育,一直沉默不言,用沉默對抗。有時會對情緒失控,會對家人大喊大叫,甚至離家出手。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