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無論什么時候,打人的習慣都是非常不好的,這對于孩子人際關系的培養也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家長要在日常生活中多于孩子溝通,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加以改正。家長應該起到良好的監督作用,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小孩子愛打人怎么辦
1、小孩子是隨時隨地渴望得到父母的關注的,如果在一段時間內,父母對自己不予理睬,他們就會想辦法引起父母的注意,而打人就是孩子慣用的“手段”。所以,父母在平時不要只顧著玩手機,有時間還是要多陪一陪孩子。
2、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當孩子出現你認為不應該的行為時,最好淡化處理,這個行為逐漸也會在孩子的意識中淡化。如果家長總是強調“不許打人啊”,“不許這樣啊”,反而會起到強化的作用,加深了孩子對這個行為的記憶。
3、對語言能力還不錯的孩子,可以引導他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比如讓他主動的和被打的人道歉,這樣也能讓孩子練習用語言來解決問題。對于語言能力還不夠的孩子,可以引導他主動去抱一抱被打的小朋友,或者讓兩個小朋友拉拉手,表示歉意與諒解。
4、面對孩子總打人的情形,家長首先要保持冷靜,不能自己先慌了手腳,更不能讓自己的情緒去影響孩子。要先讓自己冷靜下來,然后和孩子溝通交流,找到孩子打人的原因,了解孩子的心情,然后再想辦法去解決問題。
5、對于愛打人的孩子,千萬不能以暴制暴,要給予孩子充分的關愛、多和孩子交流,當孩子感受到被愛之后,內心的安全感逐漸增加,慢慢地就會改變自己的行為,表現出親社會的一面。
小孩子打父母怎么教育
一、如果孩子對家長動手了,這時候家長一定要冷靜下來,然后溫和處理。可以放孩子冷靜一會,讓大家都有一個緩和的平靜期,既讓孩子看到家長是如何處理生氣情緒的,讓孩子知道不是所有的生氣方式都是大呼小叫,也可以是平靜的。
二、年齡小的孩子不懂得如何管理、控制自己的情緒,這就需要媽媽的耐心幫助,如果是性格比較急的孩子,媽媽更要保持耐心,盡量安撫或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等到孩子情緒穩定下來,慢慢告訴孩子怎么說、怎么做可以解決他想要解決的問題。
三、有時家長太過于求好心切了,常常拿自己都做不到的標準來要求孩子。要知道,孩子年齡還小,有好動、固執、健忘等表現都很正常。家長如果真要對孩子有所要求,也一定要考慮孩子的成長狀況,不要總是拿放大鏡去看待孩子的表現。
小孩脾氣暴躁怎么教育
1、孩子發脾氣結束后,不要把焦點放在“發脾氣”,要放在孩子身上。當你提出某個要求時,孩子拒絕并向你發脾氣時,等他發完脾氣后,平靜的向他重復要求。你要保持堅決的態度,讓孩子知道發脾氣起不到任何作用,只是在浪費時間。
2、讓孩子時刻記住一點,當感到自己要發脾氣時,可反復默念“不要發火”,也可迅速離開現場,轉移注意力去做別的事情,或干脆去找別的人談談心,盡可能不在火氣正旺的時候跟對方針鋒相對。這樣“氣頭”過后,返回現場,發脾氣的外部條件已不復存在,理智也占了上風,就可進行有效的克制了。
3、要不就帶著孩子盡快離開事發現場,換個環境,比如從屋里去院子里,或者從一個房間換去另一個房間,知道他喜歡什么,迅速按下其他興趣按鈕。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