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老師作為孩子求學道路上的引路人,對于孩子知識和品德的培養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有些學生比較的叛逆,對老師有抵觸情緒,這樣的情況是十分不利于老師教學活動的進行的。作為家長,應該引導孩子尊敬師長,也為自己的未來負責。
學生對老師有抵觸情緒怎么辦
1、當家長發現孩子對老師有抵觸情緒時,首先要給孩子創造一種寬松、自由的發表意見的心理氛圍,使孩子毫不隱瞞地講清楚老師批評自己的原因,以及對自己的態度和自己接受批評時的心情。家長要認真傾聽,并采取適宜的方法解決。
2、家長自己要盡可能理解老師,千萬不要在孩子面前說老師的壞話。在對待老師這個問題上,家長要明白,老師也是上班,也會有情緒,也會有個人喜好,不要把老師當成神,理所應當的覺得老師應該對孩子有超出工作之外更多的關照。
3、家長要教孩子學會共情,從老師的角度思考一下問題。我們要在尊重老師的同時保留自己的想法,善于提問題,因為對老師的尊重并不等于認為老師做得都對。對老師有意見就應該向老師提出來,只是需要講究一些策略,最好是在事后找老師談心,說明實情,消除對老師有抵觸情緒。
4、家長應積極、冷靜地與老師溝通,為老師提供一些孩子在家的日常表現,讓老師也了解孩子行為的另一方面,對孩子的行為有一個全面的評價。家長和老師應該分析雙方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的差異,求同存異,給孩子相同的教育價值,以免讓孩子無所適從。
5、等孩子的情緒穩定下來之后,與孩子一起冷靜地分析事情的利弊,客觀地看待抵觸情緒。如果問題的主要原因在孩子,就要合理利用孩子爭強好勝的心理,因勢利導,幫助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提高孩子認識自己缺點的能力。
家長如何配合老師的工作
一、如果孩子在學校里發生了什么事情,或是對老師的工作有什么要求,可以委婉地跟班里的老師溝通。相信如果是善意的建議,老師們一定會樂意接受。輕易不要直接反映到領導那里,以免領導批評班級老師,給老師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負擔,
二、作為孩子的家長,平時在孩子面前不要經常說一些貶低老師的言辭,因為這樣會讓老師的威信大打折扣的。例如,孩子犯錯誤了,家長就說是老師的處理方式不當;孩子考試不理想,家長就說老師不會教自己的孩子等等,像這樣都是會嚴重影響老師的威信的。
三、要支持孩子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培養孩子的集體榮譽感和進取心。積極支持、鼓勵孩子投身社會實踐。使之在學校、社會等各項公益活動中磨煉意志,陶冶情操,消除“自我”意識,自覺融入社會,從小培養“我為人人”的意志品質。
孩子在學習不聽話怎么辦
1、家長在面對不聽話的孩子時,應當讓自己先冷靜下來。然后再心平氣和地與孩子溝通,適當地采取一些措施。但不要一副太氣憤的樣子,也不要在說孩子時把以前孩子犯過的錯誤統統一時都給說出來。家長應記得,在跟孩子說話時,要記得是對事不對人,一事歸一事,不要做過多的聯想。
2、培養興趣是讓孩子學習的關鍵,學習興趣是一個人傾向于認識、研究獲得某種知識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動人們求知的一種內在力量。所以,家長們要幫助孩子建立學習興趣,當孩子對學習有了興趣,也就愿意學習了。
3、閱讀是對孩子學習能力的極好促進因素。通過閱讀,孩子可以擴大背景知識,提高理解能力,加深對世界的認識。家長可以在家中營造一個閱讀友好的環境,鼓勵孩子讀書并與他們討論所讀書籍,這可以有助于提高他們閱讀能力,并增強他們的學習動力。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