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終會長大離開父母的身旁,然后在外獨當一面,這個過程并不簡單。因為大多數父母都非常溺愛孩子,總是干涉孩子的判斷和想法,讓他無法獨立完成事情。培養孩子獨立自主是很重要的,讓他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樣他也能在生活中更加自信。
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培養孩子的自信
獨立性較強的孩子,在面對突然情況發生的時候,不會慌亂更不會畏手畏腳,自立的孩子能夠解決一部分的問題。而自立的孩子身上所表現出的就是“自信”,要知道“自信是一個人最美的氣質”。
二、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人格
父母和孩子終究是不同的,雖說是至親的血緣關系,但并不會一輩子都綁在一起生活的,終究會有分離的時候。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獨立,即便是將來離開了父母也能夠很好的生活,作為父母是不能夠剝奪孩子犯錯誤的機會,孩子受到了挫折之后才能夠更好的成長。
三、讓孩子有擔當以及負責的態度
父母揪住孩子培育的關鍵時期,用正確的方法引導孩子“親力親為”,不再依賴父母解決自己的事情。那么時間一長給孩子帶來的是成就感和自信,因為比較于還需要依靠家長才能解決生活日常的同齡人,他們已經表現出了“成熟”的一面。這樣對孩子來說,不僅在無形當中培養了他的信心,更培養了他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以及積極負責的態度。
如何讓孩子更加獨立自主
方法一:允許孩子做自己。我們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很容易用自己的感覺或者想法去猜測孩子,去管教孩子;會有意無意的想去控制孩子,甚至否定孩子,一次次的讓孩子失去成為自己的機會。其實家長要給孩子更多的允許,要讓孩子可以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感受,要讓孩子有屬于和我們不一樣的看法和想法。
方法二:尊重孩子,讓孩子可以正確看待自己。先讓孩子知道父母是愛他的,很多時候,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孩子的判斷。讓孩子更加坦然的面對生活的問題,遇到問題積極思考,想辦法解決問題,而不是去懷疑自己討好別人。家人要體諒孩子,讓他們感受到我們的支持,讓他們勇于嘗試。
方法三:學會放手,讓孩子自己做。停止以孩子為中心的模式,在安全的前提下,聆聽孩子的獨立需求,家長學會放手。引導孩子做他們想做的事情,少一點擔憂,多一點鼓勵,讓孩子慢慢體驗到被接納的積極反饋,相信孩子可以從小事情開始逐步找回信心。
孩子不獨立自主會產生哪些不良影響
影響一:對父母過度依賴。因為父母或長輩的大包大攬,造成孩子時時處處需要父母或長輩的幫助。缺少父母的幫助,他就無法生存。有的孩子已經上學,還需要父母幫忙穿衣喂飯,有的孩子已經成人,還要父母照顧生活起居。
影響二:容易產生自卑。由于缺乏獨立做事的經驗,當一個孩子做任何事情都要求助于他人,他會感覺到自己的無能、毫無價值感、毫無存在感和挫敗感,進而對自己極度不自信,易產生自卑心理。
影響三:做事獨立性差。如果父母一味包攬孩子的所有事情,又不告訴孩子應該怎么做,孩子不僅缺少了鍛煉機會,還會缺少基本的生活常識。一旦父母不再提供幫助,就會發現孩子竟然什么都不會做,獨立性極差。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