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教育孩子不是簡單的事,尤其是處于叛逆期的孩子,因為父母最擔心的就是將再多的大道理都沒用,孩子還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在教育這個階段的孩子時,父母不要灌輸太多的想法,因為他有自己的意識和思想,不愿意被父母左右。
叛逆期的孩子該不該打
叛逆期的孩子不該打,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容易做出過激的舉動。在被叛逆期的孩子刺激到情緒失控的情況下,如果你忍不住打了他,一定要努力地讓他知道父母愛他,及時化解彼此之間的隔閡。不然會適得其反,讓孩子的叛逆心加重。
出現(xiàn)叛逆期的時候,家長應(yīng)該多給孩子進行溝通,因為孩子在這個年齡段有自己的思維和自己的看法。所以跟家長可能會出現(xiàn)不謀而合的情況,這時候家長一定要耐心地聽孩子講完自己的想法之后,再慢慢的引導。
叛逆期的孩子自私自利怎么辦
1、培養(yǎng)自身的集體榮譽感。自私是指自身的言行舉止只考慮自己的利益,不顧及社會和集體的利益。有這種心理的青少年往往集體觀念比較弱,只為個人的前途和利益著想。如果叛逆期的孩子能通過自省,從自己自私行為中看到不良后果和危害,從而改正自己的錯誤。處處為他人和集體著想,尊師守紀,勤奮學習,慢慢地就走出自私的心理。
2、取消在家中的“特殊”地位。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盡量不要給青少年一些特殊的待遇,對于他們的需求只是適當?shù)亟o予滿足,讓他們知道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久而久之,就消除以“自我為中心”自私心理。
3、經(jīng)常與朋友一起玩耍。讓孩子在和朋友在一起玩時,把自己的玩具和圖書拿出來,和朋友一起分享,時間長了就會養(yǎng)成團結(jié)友愛、相互謙讓的好品德。
4、要主動承擔家務(wù)勞動。青少年在家時要多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wù)勞動,例如:整理自己的房間,洗衣服、為下班回來的爸爸媽媽倒杯熱水等。這樣不僅能體驗到父母的艱辛,還能培養(yǎng)自己熱愛勞動和獨立自主生活的能力,從而克服自私的心理,讓自己擁有一個寬闊無私的心態(tài)。
叛逆期的孩子自私自利的原因
原因1: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當孩子有了自我意識后,就會開始懂得喜歡和不喜歡,有時會不同意父母的安排。但此時他們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所以會讓父母頭疼,覺得孩子太任性了。有些叛逆期的孩子甚至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無緣無故地對父母發(fā)火,罵父母。
原因2:父母太寵孩子。孩子在青春期變得任性和不聽話的部分原因,是父母的極度溺愛。小時候,孩子因為父母的溺愛而變得無法無天。所以過了青春期,他們對外界的認識越來越多,對現(xiàn)狀的滿足感會越來越低,想要大膽嘗試不適合自己的事情。這個時候父母阻止孩子是沒有用的,因為孩子的心已經(jīng)決定了想法。
原因3:孩子的天性所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以自我為中心的想法會雖然隨著時間和人生閱歷的累積,會逐漸接納他人和減少利己的行為,但因為年齡還小,仍固執(zhí)己見,不能接受公正、正確的意見。
孩子自私自利占有欲強,不僅極力保護自己的物品,還常搶奪、拿走不屬于自己的物品,做事常常斤斤計較愛講條件,奉獻精神差。總是以自己的好惡來論人論事,固執(zhí)己見,盲目地堅持個人的意見。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quán)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