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總有一天是要獨自去面對生活中的各項挑戰,這需要他們有良好的判斷能力和執行能力,如果家長總是替孩子做決定,這無疑剝奪了孩子實踐的機會,長時間如此會導致他們在面臨選擇的時候猶豫不決,甚至產生退縮的想法。
家長替孩子做決定的影響
1、父母從來都不會替孩子去考慮,他們嘴上說的是為了孩子考慮,但是實際上真的沒有真的為孩子著想。如果說孩子的性格本身就比較急躁一些,長期處于這樣的環境中,是會讓他們的脾氣變得越來越大的,孩子就會越來越叛逆,更不會聽從父母的安排了。
2、母總是替孩子做決定,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常常缺乏判斷力和選擇的能力,而且缺乏責任感。因此建議父母多把做決定的機會交給孩子,讓孩子從做決定中培養獨立的能力,享受自我成長的快樂。
3、很多父母會習慣性的將“我需要”代替孩子的“需要”,覺得孩子還小,怕孩子吃虧,習慣性的漠視孩子的選擇權,過多的代替孩子做決定。殊不知長期處于這種狀態下的孩子會逐漸喪失獨立思考和決策的能力,嚴重影響孩子的成長。
4、如果孩子每次遇到問題家長都替孩子做決定,或是否決他的建議和想法,那孩子永遠也不會嘗到“蛋糕”的滋味,家長只是以自己的經驗做出了決定,而孩子卻會有一種得不到的遺憾。
家長總替孩子做決定怎么辦
方法1:成為孩子的隊友,而不是教練。孩子做作業時遇到困難,家長要告訴孩子自己愿意提供幫助或者給出建議,但是孩子的任務還得要他自己完成。成為隊友意味著彼此是合作的關系,而不是事無巨細地管控。
方法2:在與孩子協商時,父母要有技巧性地征詢孩子的意見,提出孩子能夠給出答案的開放性問題,這樣能讓孩子說出心中最真切的想法,從而給孩子提出最合理的建議,但最終的決定權要視情況而定,能交給孩子決定的,就要盡量交給孩子。
方法3:讓孩子發揮出自己的優勢,可以在熟悉的朋友或者家人面前,讓孩子多去表現自己優秀的方面,強化孩子自己優勢的優點的意識,這也能夠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優缺點,同時,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這才能夠讓孩子勇于接受挑戰。
方法4:家長可以幫孩子做決定,但是不要事事都幫孩子想。要教會孩子自己去思考,自己學會做決定,只有這樣子孩子的思維才會靈活,也才會更有想象力和創造力。
家長怎么培養孩子獨立性
一、培養孩子獨立做事,孩子在認識不足、能力不夠的情況下,必然有犯錯的時候,這時父母應少責備、多鼓勵。另外,父母需要給予孩子信任,相信孩子再堅持一下就可以完成,要相信孩子有這個能力。
二、不能對孩子的感情不屑一顧,要給予真誠的關注,與孩子之間保持一種平和的態度和寬松的氛圍,不能把成人意見和情緒強加給孩子,更不能對孩子進行“情緒污染”,用自己的不良情緒影響、壓抑幼兒,讓其情感圍著成人變化,而無法擁有自己獨立的情感世界。
三、隨著孩子的能力越來越強,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些新的挑戰,比如孩子想做卻又不敢做的事情可以列出來。然后再由易到難進行排列,先讓孩子從簡單的做起,再逐漸增加難度。通過這種方法,也可以提升孩子獨立做事的能力。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