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有些孩子的自尊心很強,如果和同學或者老師發生矛盾,老師的管教會引起他的抵抗心理,然后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此時家長應該理性耐心的和孩子溝通,了解前因后果,讓他從低落的情緒中轉移出來。
老師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怎么辦
家長要保持心平氣和,不帶情緒傾向,讓孩子客觀表述事情經過,允許孩子充分表達他的真實感受。他可能會委屈落淚,憤怒謾罵或低落不語,允許孩子徹底宣泄。在孩子敘述的過程中,盡量不打斷,不批判,充分接納孩子的情緒和感受,適當擁抱孩子,撫摸孩子,給其安全感和內在力量。
然后向孩子表達你的看法,盡量用探討的語氣,引導孩子走出情緒迷霧,客觀看待,并公正評判,主動發現自身不足。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避免玻璃心,這對于孩子未來發展大有裨益。
現在的孩子都比較敏感,特別是處于青春期孩子,孩子被老師批評后,要引導孩子承認自己的錯誤,接受批評,然后陪著孩子一起改正。當老師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后,也要告訴孩子老師之所以批評他,是因為喜歡你,希望你變得更好,而不是故意針對你。
如何提高孩子的受挫能力
一、幫助樹立獨立意識
孩子缺乏獨立意識會影響信心勇氣和能力,而這些是心理承受能力差的根源所在。作為父母,在日常要盡量讓孩子有獨立意識,自己決定以及處理個人事情,不要一味幫助孩子做決定,也不要過多干涉,在能接受的范圍內讓孩子自己處理。
二、及時對孩子做心理疏導
在成長的過程中,各種各樣的心理壓力會讓孩子感覺不焦慮不安,如自尊心受辱、成績不良、家庭不幸等。這時需要給孩子及時做心理輔導,讓孩子對人生挫折有一個正確的認知,讓他們提高受挫能力,不會因為一點小事情而承受不了。
三、表揚要適當
現在的孩子有點小成就,父母就會格外表揚,大部分孩子是在充滿贊揚的環境中成長,甚至有些犯了錯誤,父母也會因為心疼而護短。卻不知這樣容易讓孩子形成任性、虛榮以及自我為中心等性格,在逐漸長大的過程中,沒辦法面對困難和挫折。
四、讓孩子有宣泄情緒的地方
孩子一哭一鬧,父母會想盡方法哄騙,只為他們不哭不鬧,卻不知孩子在悲傷的時候讓孩子盡情宣泄,反而對成長有利。此時父母只需站在旁邊安慰或者擁抱孩子即可,讓孩子有時間和空間去消化情緒。
孩子為什么承受不起挫折
原因一:父母的過度保護。很多孩子作為家里的獨生子,可謂是受盡寵愛,家人事事都依著他,被家長保護得極好。這樣的孩子很容易“以自己為中心”的心態和任性的性格,不得任何的委屈和挫折,當他們稍微遇到一些不順的事情的時候,會很容易頹廢。
原因二:父母的過度夸獎。父母的夸獎可以讓孩子充滿信心,砥礪前行。可是,過度的夸獎就會讓孩子變得自負,出現一種上的來,下不去的心理,也會經受不起挫折。一旦他們遇到強勁的對手且被擊敗時,他們很容易變得郁悶,沒有自信然后變得自卑。
原因三:父母總想孩子贏。有一些家長的虛榮心是極強的,他們看不得孩子輸,所以在孩子和玩游戲、下棋、打撲克、競賽時,總是想盡辦法讓著孩子,讓孩子贏得勝利。這樣的做法只會讓孩子的勝負心理愈發強烈,然后孩子也慢慢變得越來越輸不起,這對孩子的日后發展沒有任何的幫助。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