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隨著各家各戶經(jīng)濟條件逐漸變好,孩子們對于物質(zhì)層面的需求也在逐漸的膨脹,再加上從小家長的寵溺,經(jīng)常滿足孩子一些無理的要求,漸漸的就讓他們養(yǎng)成了非常任性的性格,當看到喜歡的物品的時候就會非要買東西,甚至大哭大鬧。對此,家長應該如何去引導孩子,讓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孩子非要買東西家長怎么應對
1、孩子想買東西,這也是有好奇心和新奇感的一種正常心理,所以首先從這一點上,父母不要去責怪孩子。而通過孩子對某些東西的感興趣程度,也可以看出孩子某些方面的愛好,如果順勢引導對于孩子教育也有好處。
2、家長可以將孩子購買玩具、零食以及去游樂場這些因素考慮進去,制定一個合理的零用錢金額。在這個金額范圍內(nèi),要跟孩子充分溝通,把規(guī)則制定清楚,保證孩子對零花錢有百分百的掌控權(quán)。如果孩子執(zhí)意要買,家長也要尊重他們的決定,讓他們在錯誤中學會成長,而不是替他做決定。
3、孩子想買玩具可以商量,但孩子試圖通過哭鬧的形式來要挾父母,這種做法不能商量!面對孩子哭鬧,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不處理,讓孩子知道哭鬧不能解決任何問題。不要因為害怕丟人而選擇妥協(xié),當孩子習慣用哭鬧來達到目的的時候,你丟人的次數(shù)只會更多。
4、很多孩子總是嚷嚷著非要買東西,花錢時大手大腳,源于他們不知道賺錢的艱辛。家長們這時候可以讓孩子們學會賺錢,讓他們用自己賺來的錢買東西。日常生活中,家長們可以通過積分機制,讓孩子用勞動去獲得報酬。就像洗一次碗可以得到十個積分,十個積分等于一塊錢,從中也可以培養(yǎng)孩子們的行動力。
5、在事前給孩子約定一下,只能買什么,孩子自然就會約束和控制自己的購買欲望,同時明白什么東西才是自己當下最剛需的,而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也能學會在想買和必買的物品之中做好權(quán)衡。
孩子花錢大手大腳怎么教育
方法1:要引導孩子有計劃、有節(jié)制地花錢。每次去超市、商場集中購物前,全家人一起盤點現(xiàn)有庫存后,列出清單,購物過程中讓孩子參與監(jiān)督,買了一件就劃掉一件;遇到價格超過心理預期的商品,告訴孩子,這個不合適,我們比較一下再定。漸漸地孩子理解了,花錢是有預算、有計劃的,而且要考慮性價比。
方法2:在孩子每次非要買東西后,家長要和孩子及時地交流一下購物的感受,如問一下孩子這次消費是否必要、是否合理、是否滿意?通過交流,家長可以幫助孩子總結(jié)消費的經(jīng)驗和教訓,慢慢地幫助孩子學會理智、科學的使用金錢。
方法3:家長應該在教育孩子之前先反省自己,自己都沒有做到又哪來理由去教育孩子。教導孩子金錢觀中的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要自己做好表率,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受其影響。
孩子不珍惜物品怎么教育
有些孩子在商場里看到喜歡的,就會纏著家長非要買東西,但是買回來之后往往是“三分鐘熱度”,扔到一邊不管,甚至出現(xiàn)故意毀壞的行為,這讓很多家長都感到苦惱。
一、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很多行為習慣,都是從父母身上學到的。如果父母平時花錢大手大腳,奢侈浪費,那么孩子也會像父母那樣,什么都覺得無所謂,不懂得珍惜;如果父母平時很節(jié)儉,那么,孩子也會以父母為學習的榜樣的。
二、家長對孩子對待物品的行為態(tài)度,注意觀察和了解。對孩子愛惜物品的行為要及時表揚,使之建立對物品的責任感和需求感。同時制定合理的政策,例如孩子損壞了新買的物品,就不在給他買,讓他沒得用,讓他充分體驗到不愛護物品的痛苦。
三、當玩具壞掉時,爸爸、媽媽可以扮演玩具的“維修工”幫忙修復,不需要修到完美無瑕,只要有幫孩子“修理”的舉動就好;讓他們知道東西壞掉了,只要修理一下就可以再使用。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quán)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