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培養孩子專注力的方法,一直以來都是家長們關心的話題。畢竟當孩子專注力不足的時候,就會出現做事容易被打斷,被干擾,做事不夠堅持,三分鐘熱度,遇到困難時輕易退縮和放棄,不愿意思考和嘗試等等表現。
對于孩子而言,專注力和學習興趣是相互影響的。家長如果想培養孩子的專注力,首先要明白孩子的興趣點所在,從他感興趣的事兒上著手。卓越巧問教育的老師在授課時一般以游戲的方式訓練孩子的注意力,比如手指操游戲。由于是游戲,符合孩子的心理特點,所以頗受孩子們歡迎。這種方法不但讓孩子在學習中娛樂,而且還能高度培養注意力的集中,一舉兩得。
怎么培養孩子的注意力和專注力呢?
要培養孩子專注做事的習慣,應該結合孩子的年齡和興趣,以符合孩子心理特點——即對孩子有吸引力的方式著手培養:
1、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讓孩子學會在一定時間內完成一個任務。
比如幼兒園大班、小學一、二年級的孩子一般只能集中10-20分鐘,三、四年級半小時左右,五、六年級40分鐘以上。家長從小,可以根據孩子可以集中的時間長度,規定他們完成一定的學習任務。如果孩子完成了,要給孩子一定的鼓勵,比如獎勵一個親吻、撫摸、表揚等。并讓孩子休息10分鐘,繼續完成另一個小任務。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可以逐漸延長完成任務的時間。
2、平時多鼓勵,不要干擾孩子做ta感興趣的事情。
比如,幼兒喜歡做游戲、玩水、玩泥巴或者觀察小動物,有時候可能持續幾十分鐘甚至更長時間。家長不要中途干擾孩子,比如喂水、叫吃飯,或者拉著ta去干別的,而應該讓孩子投入的做完自己想做的事情,這無形中就在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孩子做完后,家長可以鼓勵孩子:“我真佩服你,能這么長時間專注的做一件事情。你是怎么做到的?”孩子會很樂意分享自己的想法,很有成就感和價值感,以后會有意識的將這種注意力專注的心理過程遷移到其他事情中。
3、教孩子學會管理時間,做時間的主人,父母要少訓斥和嘮叨。
父母看見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會生氣,嘮叨訓斥孩子,這只會引起孩子對相應事情的反感和緊張害怕。
孩子應該借助“時間管理工具”——比如計劃表、計時器、獎勵貼紙等方式讓孩子在一定時間內按計劃主動完成事情,慢慢養成自主管理時間的習慣。
4、父母自己做好榜樣,并營造有利于集中注意力的環境
我一個前同事總抱怨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上課走神,寫作業拖拉,成績不好,老被老師叫去批評。而這位媽媽自己就是一個在單位出名的拖拉散漫的人,領導也常批評她完成任務完成慢、質量差,影響整體項目進度,而她還抱怨自己常常加班到深夜。在公司,她幾乎不會集中精力緊張的完成任何一件事,再緊急的任務都會一邊工作一邊干點別的,比如,有人和經過的同事聊幾句,突然想起一件事和朋友打個電話,或時不時去洗個水果,或者找個文件(她的桌面很亂,找東西也很費時間)。所以,這個孩子的不專注與媽媽自己的習慣有很大關系。
父母自己做好榜樣之外,還要營造利于專注的環境,比如孩子有專門的看書學習的空間,里面不要有各種玩具、零食之類分散注意力的東西;孩子學習的時候父母最好也學習或工作,盡量保持安靜,而不是自己坐在旁邊看電視或大聲說話。
鍛煉孩子的專注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用太期待通過什么玩具和課程來讓孩子突然就成長起來了專注力就提高了,羅馬不是一夜造成的,良好的行為習慣也不是一期養成的。家長不易,孩子也不易,只有通過循序漸進的辦法,才能打下堅實的基礎,為日后的學習奠定下良好的行為習慣。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