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有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存在著錯誤的行為,這對孩子的成長是很不利的。家長要合理的引導孩子,告訴孩子在什么階段要做什么事情,多跟父母溝通,讓父母知道應該怎么去幫助自己的孩子。
家長如何教育子女
1、家長應采取平常的態度對待孩子
家長要學會忍耐、平等、諒解、愛護、關心孩子,對孩子的不足、錯誤能恰如其分地批評指正,提高孩子的認識。如果家庭教育的安排能使孩子受到鼓勵,學會自我思考,這樣就培養了孩子對別人坦誠大方、熱情、能接受批評、有獨立處事的品質和能力。
2、以身作則
在和睦文明的家庭環境里,孩子會情緒穩定、性格開朗、感情豐富、自信心強。所以父母要首先給孩子營造—個溫馨、有安全感的家庭氛圍。其次要滿足孩子的歸屬感,使孩子感到被愛、被尊重,不要盲目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孩子的活動,要保留孩子合理要求的選擇權,尊重孩子的意見和想法。
家長怎么跟子女溝通
家長與孩子之間要實現有效溝通,尊重、信任是基本前提。這意味著溝通雙方必須是平等的,當遇到問題時,父母要表現得更民主、親和一些,與孩子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不可獨斷專行。當孩子向父母求助時,家長要提出具體的建議。至于解決問題的途徑,父母最好和孩子一起討論、共同尋找。
家長首先不要帶著標準答案與孩子討論,因為人都不喜歡被說服。溝通時,家長應該把80%的時間用于傾聽孩子的訴說,20%的時間用于說教。但很多家長并未意識到這一點,與孩子溝通時總是在說教,卻不給孩子表達的機會。其次家長的關注要源于真心,在與孩子溝通時,父母無論在干什么,都應該全身心去傾聽孩子。
家長如何教育叛逆期的孩子
叛逆期的孩子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但父母作為成年人,一定要控制好情緒,不可對孩子大發脾氣,只要等自己冷靜下來后,才能更好的去說服孩子,讓孩子意識到自己哪里做的不對。而且,能控制好情緒的父母,孩子一般也比較認可,所以一定要用理解的態度對待孩子。
恰到好處的贊美是父母與孩子溝通的潤滑劑。家長對孩子每時每刻的了解、欣賞、贊美、鼓勵,會增強孩子的自尊、自信。切記:贊美鼓勵使孩子進步,批評抱怨使孩子落后。給孩子一定尊重,他們才會尊重你,才容易打開心扉接納父母的建議。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