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當孩子上了小學后,家長就要盡快幫助他培養良好的習慣,這對孩子之后的學習和生活有很多益處。對于小學高段學生來說,對學習生活不再有強烈的好奇心,可能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此時家長要結合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做好引導。
小學高段學生身心發展特點
小學高段學生的語言能力有—定的提高,邏輯思維也開始迅速發展,他們在接觸“好與壞”、“正確與錯誤”、“主要與次要”等概念時,盡管還有些模糊,但已有了初步的認識。
處在這一階段的小學生,最明顯的心理特點是自我意識突然萌發并逐漸增強,其主要表現是,對外界事物有了自己的認識態度,開始嘗試自己做出判斷。他們不再無條件地信任老師,而且特別關注老師是否“公平”。
此時的孩子對新奇的事物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如搜集物品、制作玩具、學習某種特長等。他們常常把某些脫離實際的幻想當作將來的人生目標,盲目崇拜某些明星。
學生的獨立意識進一步發展,常常認為自己已經長大成人,甚至比大人們還高明,因此愛自作主張,頂撞老師和家長。此時,家長要在理解學生的基礎上,利用學生要求獨立的心理特點,給他做事的機會,幫他成功,以此調動孩子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如何教育小學高段學生
1、表揚獎勵:用表揚獎勵的方式來對孩子的思想行為給予好評與肯定,這樣的好評與肯定會加強孩子進取心與榮譽感,爭取更大的進步。表揚獎勵也要做到實事求是、要及時、要說明原因,還要應以精神獎賞為主,物質獎賞為輔。
2、尊重并相信:小學高段學生可能都有自己的隱私,這很正常,家長一定要懂得尊重孩子。這樣孩子也能尊重父母,孩子在上小學的時期正是青春期的時候,會產生叛逆的心理。家長一定要給自己的孩子足夠的空間,要學會尊重并相信孩子,盡量避免正面的沖突。
3、不能使用武力:武力不能解決任何問題,當有些家長忍耐不了心中的憤怒時,從語言批評升級到了武力批評。在家長的拳頭下,孩子容易產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甚至語言批評和武力批評都不管用,家長不如把武力批評改成鼓勵,讓孩子接受批評。
小學高段學生叛逆如何溝通
很多家長在孩子面前總是不自覺的端起架子,總想在孩子面前留下一個威嚴的形象。在平日的溝通交流中總想給小學高段學生灌輸大道理,說教性質過于濃郁。久而久之孩子變得不想與家長聊天,尤其在叛逆期更是想著法兒的遠離家長。
這樣的教育方式和親子關系注定是失敗的,想要與叛逆期孩子好好相處,必然要改變溝通方式。家長要改變“高高在上”的態度,像朋友一樣與孩子聊天,在聊天過程中,孩子愿意說什么就讓他說。我們只需要做一個傾聽者,不要總想著辯駁、反對孩子的觀點,也不要漠視孩子潛在的情緒變化。
家長要當一個傾聽者,并給予及時的正向反饋,孩子會主動向你靠近。父母會慢慢走進一個叛逆期孩子的內心,收獲一個或許依然不太聽話,但會完全信任你的孩子。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