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在經歷嚴酷的高考后,孩子從中脫穎而出,考上了大學,然后在學校開始放縱松懈自己。不僅沉迷游戲,每天可能還奔波于各種社交活動,讓他們忽略了學習。久而久之孩子只想著玩,不想上學,對他來說,學習就是心理上的折磨。
大學生不想上學怎么調整心態
第一、確認一個目標
家長要幫助孩子確認一個目標,然后耐得住性子,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別懶。平時少出去玩,疏遠一下那些喜歡玩的朋友。大學生不想上學,不想學習,可能是圈子有問題,身邊的朋友都不喜歡學習,那孩子肯定也差不了多少。這時可以參加文藝社團,或者加入學習小組,能有特別明顯的轉變。
第二、從興趣出發
很多孩子都是因為缺乏學習興趣然后產生厭惡的情緒,因為學習本來就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學習的內容也是具有囊括性的。在這一整個過程中,家長要引導孩子慢慢地去感悟,就會發現,其實學習并沒有自己想的那么枯燥。
第三、改善學習環境
要改變孩子對生活的態度和對學習的理解,首先要改善他們的環境。良好的環境需要社會、家庭和學校的通力合作。社會的鼓勵、家庭的關愛、老師的關注、同學的友善,都有利于營造一種重新學習和學習的氛圍,消除孩子的厭學心理。
大學生不想上學的原因
1、被誘惑吸引
在大學里面孩子將會面臨很多誘惑,比如同學沒有去上課去,但老師沒有發現,孩子就會跟著學,也不去上課,次數多了以后就抵觸上課。還有可能是經不住手機的誘惑,因為在課堂上都是不允許玩手機的,作為大學生又比較喜歡打游戲、聊天,為了能一直玩手機就會選擇不去上學。
2、覺得被老師針對
每個人都喜歡用自己的方式去辦事,也不想考慮其他人的感受。因為有時候老師布置的作業即使大學生認真完成了,但是老師不喜歡他做作業的方式,可能會作為反面教材拿到課堂上說。然后孩子就會覺得自己被針對性了,出現大學生不想上學的現象。
家長如何教育大學生
1、鍛煉獨立生活的能力。大學生活是孩子獨立走上社會的基礎性鍛煉,家長要放手讓他處理日常生活事務,讓孩子學會與人相處,學會容忍他人,學會理解、原諒他人,較快融入集體,幸福而快樂的生活,這對他們走上社會,成功事業是非常重要的。
2、要尊重子女的選擇。大學生已經長大成人,所以,我們不要還是采用包辦的方式,對于孩子的一切都是強加干預,更不要動輒就斥責孩子,粗暴干涉子女的選擇,這樣對于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利。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