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的性格和他們所處的環境和接受的教育有著密切的聯系,有些家長從小就對孩子實行批評、打壓式的教育方式,慢慢的孩子就養成了膽小懦弱的性格,變得沒自信,這對于孩子的發展和成長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孩子沒自信怎么鼓勵
1、家庭教育中,家長總是以命令的方式育兒,這就導致了孩子做事總怕犯錯,畏手畏腳。如果孩子犯錯,一定要用溫和的語氣分析為什么犯錯,用良好的方式溝通。
2、可以用言語上的表揚來激勵孩子。表揚要具體,不要空洞夸大。要在孩子做的好的事情上進行具體鼓勵,這樣可以帶給孩子自信,但是空洞的夸大會讓孩子產生自大。
3、家始終是孩子最后的落腳點,因此家庭的氛圍很重要。良好的家庭環境不但是說家里面干凈整潔,更重要的是家庭溫馨與否。溫馨的家庭給孩子很舒服的感覺,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孩子的性格自然會開朗、活潑,很明顯這樣的孩子遇到陌生的環境或是陌生人,應該都不會太拘束膽怯。
4、鼓勵孩子多參與課外活動,豐富孩子的視野,跟孩子相處時,當遇到孩子表達想做的事情,只要在合理的范圍內,都可以鼓勵孩子去做,多給孩子點信心和安全感,孩子的性格便會漸漸開朗起來。
孩子沒自信的原因
原因一:家長過多的溺愛和嬌慣孩子,很多事情都替孩子包辦,養成孩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壞習慣。孩子依賴性增強,缺乏了鍛煉的機會,當離開父母過集體生活時就會因為掌握的技巧太少,事事落后于其他孩子而導致缺乏自信。
原因二:很多父母為了讓孩子多學點東西,就會給孩子報早教班、興趣班等等,可是孩子根本難以接受,反而讓孩子感受更多的是壓力,降低了對學習的興趣,更提不上什么自信一說了。
原因三:現實生活中大多數父母都喜歡拿自家的孩子和其他的孩子相比較,甚至還會當眾說自家的孩子不如他人,這樣很有可能會讓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傷害,以至于產生自卑心理。
孩子沒自信的表現
第一、自我評價較低,在與人的交往中缺乏自信。自卑的孩子做事情時缺乏勇氣和信心,沒有自己的主見,不敢發表自己的意見,辦事沒有膽量、畏首畏尾、隨時附和,遇到事情本能地以為是自己不好。
第二、不自信的孩子因為看不到自己的優點,所以一旦遇到什么不太好的事情就喜歡把錯誤歸咎到自己身上,盡管他們不說,還是會內心自責。
第三、自卑的孩子,容易以自我為中心,活在自己的內心世界里,拒絕表達自己。即使有熟悉的人在一起,也很少說話。孩子心中沒自信,產生自卑的心理,嘴上不說,但孩子的行為已經表現出來了。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