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成長過程中的孩子做錯了事,其實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這時就要看家長是如何處理的,千萬不要導致孩子出現死不承認的行為,不然這也是不利于孩子的成長。所以我們就要鼓勵孩子勇敢正視自己的錯誤,并且讓孩子懂得明辨是非。
孩子做錯了事就是死不承認該咋辦
1、教育方式要誠懇
有的父母在發現孩子犯錯后,往往丟掉了誠懇的態度,用粗暴的語言批評孩子,這種行為不僅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影響了親子關系,而且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使孩子變本加厲地找到很多理由進行自我辯解。
因此,父母在批評孩子時,態度一定要誠懇,本著重動機、輕后果的原則冷靜地處理問題,只有讓孩子把話聽進去,孩子才會樂于接受,才不會出現死不承認的情況。
2、教孩子辨別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想要讓孩子知錯就改,那么首先要讓孩子明白什么樣的事情是對的,什么樣事情是錯誤的,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就要讓孩子學會辨別對與錯。
而父母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當中,就是需要豐富孩子的生活經驗,激發他主動進取的愿望。然后教會孩子學會辨別什么樣是對的,什么樣是錯的,慢慢的培養孩子的是非觀。
3、鼓勵孩子勇敢正視錯誤
想要改變孩子做錯了事還死不承認的行為,就需要家長真心的去鼓勵孩子承認自己的錯誤。比如家長知道被掰斷的口紅是孩子干的,要告訴孩子,這只是一只口紅,不要緊的,弄斷了還可以用電吹風加熱把口紅接到一起,還可以繼續用。
而且,媽媽也好多次,在涂口紅的時候,不小心把口紅給弄斷了。這樣孩子就會知道,自己犯的錯誤并不嚴重,而且是可以修補的。并且,孩子慢慢的就會知道,主動的承認錯誤并不可怕。
孩子做錯了事為什么會死不承認
1、覺得認錯是一件丟人的事
有的孩子性格比較倔強,在他們看來認錯是一件丟人的事,所以拒絕認錯。這與一些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關。在孩子很小的時候,父母就沒有采用正確的方式培養孩子認錯的習慣。
比如,當孩子與其他孩子發生沖突時,父母往往袒護自己的孩子,在孩子看來,認錯代表著示弱,是一件丟人的事。長此以往,孩子就養成了不認錯的習慣。
2、自尊心在作怪
自尊心不是只有我們成人才有,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有自尊心。而且,孩子的自尊心要比我們成人更為敏感。當孩子做錯了事,他就會害怕被父母或他人知道自己的錯誤后,招來各種的批評和抱怨。而這些抱怨和批評會成為傷害孩子的工具,讓孩子失去自信。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