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對于孩子出現徹夜不歸的行為,我們肯定是會很擔心的。但這時要先知道孩子是否安全,位于哪個位置,和誰在一起后,才能進行下一步行動。同時還要做到孩子不歸家的原因,這樣才能針對性的予以引導,也利于培養孩子的安全意識。
孩子徹夜不歸家長如何應對
1、理清需求,適當教育
一個溫暖快樂的家庭是孩子們向往的天堂。孩子們希望被接受和理解,可以肆意地講述內心的壓抑。當情緒不被容忍和理解,甚至被指責和虐待時,長期抑郁的內心世界也會關閉父母。
外面的世界或許有未知與害怕,但也比家更自由,但是又有什么關系呢?他們(家長)根本不愛我,他們愛的只是自己。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家是人們內心深處的歸屬需求。如果孩子徹夜不歸,就說明他們對家已經失去安全感和歸屬感,甚至厭惡和恐懼。
2、講究方法,冷靜處理
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家長要講究溝通的藝術,特別是對處于青春期的孩子。父母要用親身經歷來引導孩子,不要過多干涉他們的事情,讓孩子主動向自己傾訴,使孩子有家庭歸屬感。
一旦孩子出現了徹夜不歸行為,家長要頭腦冷靜,千萬不要簡單粗暴,而是需要先找到原因,并與老師、同伴家長積極溝通,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更好的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3、不批評,不督促
對于已經徹夜不歸的孩子,家長即便再惱火,生氣,憤怒,也要控制好情緒,不能在這個時候再去批評教育了,說幾句關心的話即可。
而且當家長知道了孩子的行蹤,那知道孩子平安無事就行了,一定不要去催促孩子必須回家,甚至還想著回家后接著打罵教育,這些想法都不能再有了,不然后果將會更加嚴重。
孩子為什么會徹夜不歸
從孩子的個性來看,他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有以下幾個特征:一是不顧及他人的感受,二是大膽,三是固執,四是有很多朋友,不然晚上不回家也沒有意義。
從家教上來說,孩子有這樣的問題,應該是有原因的,只是不知道是因為溺愛,還是因為壓抑。既然有了,家長就可以學習一些育兒知識,然后指導自己,如果哪方面做的不好,可以進行一些調整,這樣可以更好的引導孩子。
有這種行為的孩子讓人比較擔心的主要是結交不良朋友,為了面子做一些不該做的事情;或者有了一些困難的事情不愿意和家人說,甚至為了在外面而做出一些不該做的事情,所以無論以前是什么樣的交流方式,現在都需要做出調整,一定要讓孩子對家長重新信任。
若是父母每天爭論不休,甚至遷怒于孩子,孩子就會內心苦悶,想要逃離眼前這個讓自己不愉快的家庭。因為對他來講,家里沒有歡聲笑語,沒有其樂融融,只有父母無休止的爭吵打鬧。所以孩子長期處在這種環境中,心情壓抑,就可能做出徹夜不歸的行為。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