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在生活中總是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重要的是我們要有敢于直面困難的勇氣,和善于解決難題的頭腦。因此家長要從小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讓孩子敢于面對挫折,這樣在未來的生活當中,才不會讓小孩畏難情緒嚴重,甚至走上極端的道路。
小孩畏難情緒嚴重怎么辦
1、從態度來看,不要給孩子貼上標簽。給孩子貼上“不自信”的標簽,會孩子很受傷也很尷尬,我們越覺得孩子沒有信心,孩子就越會在我們眼中表現出不自信的行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2、家長可以引導孩子,但不要主導孩子。對于孩子的要求合理對待,不能一票否決,也不能過分地滿足孩子的要求,過分溺愛孩子,使孩子喪失獨立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避免孩子懷疑自己的能力不行,對自己沒有信心做好任何事情,而是讓孩子有一種放心大膽做的想法。
3、引導孩子抵抗惰性,可以從跟孩子一起做運動開始。運動的力量一定會讓你驚喜,跑步之后的神清氣爽可以讓你充滿精氣神的面對新的一天。有認真生活的而態度,惰性就會慢慢消失。
4、給予孩子適當的鼓勵,讓孩子積極主動地去探索,但當事物的難易程度遠超于孩子自身的能力時,父母也要讓孩子學會“及時止損”。在能力許可的范圍內引導孩子做一件事情,根據孩子自身的能力做出合理的判斷,對提高孩子的“逆商”也有著很大的幫助。
小孩畏難情緒嚴重的原因
第一、為了讓孩子有所進步,有太多父母喜歡挫折教育。不管孩子做了什么樣的事情,等待他們的永遠是被否定,被挑剔,從來都不會認可和肯定。其實最初孩子做事也有熱情,只是被父母磨平了而已。否定的次數多了,孩子的熱情和積極性沒了,同時自信也沒了。
第二、當孩子做不到的時候,家長會用批評指責的方式或者教訓的方式讓孩子改正,長期下去,在家長高期望高要求的情況下,孩子就會逐漸形成畏難情緒。目前的畏難情緒還是好現象,就怕孩子產生習得性無助,徹底不想做這件事情了,那才是更嚴重的。
第三、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他們很容易將周圍的事情歸咎于自己的原因。家長如果不注意自身情緒的分化,很容易讓孩子將家長的負性情緒歸咎于自己,比如是我不好、媽媽不高興了,爸爸似乎很生氣等。長此以往,孩子會變得察言觀色,會很在意他人對自己的看法和評價。
小孩畏難情緒嚴重的影響
孩子有畏難心理,最大的影響就是不敢挑戰自己。不敢挑戰自己意味著喪失很多學習和成長的空間,人的能力都是從挑戰自己的時候提升的。畏難的孩子大多不敢挑戰自己,這就意味著有畏難心理的孩子的抗挫能力,抗壓能力,和學習能力都比較差,這是非常不利于孩子未來的發展和性格的形成的。
離開了熟悉的環境,那么他們就會感到不安焦慮,這些緊張因素讓他們無法與他人進行很好地交流,并且一些孩子還會因為環境的改變出現抵觸情緒拒絕溝通。
內心或許也是想進行嘗試的,但是因為這種畏難情緒作祟,他們會拒絕去體驗新鮮的事物,并表示自己并不想去嘗試。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