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小孩出現“三分鐘熱度”也是比較正常的現象,因為他們的心還不能靜下來,還不懂得正確的方法。所以我們家長就要做好孩子的榜樣,為孩子做好引導,讓孩子能夠健康、正確的發展,才能讓孩子得到進一步發展。
小孩心不靜沒有耐心怎么辦
1、以身作則,不代勞
孩子都是有樣學樣的,那些脾氣暴躁的小孩,他們的家長也大多是這樣的人。所以家長在平時的大小事情里都應該給孩子樹立一個沉著冷靜、不驕不躁的形象,用自己的言行舉止來影響孩子,讓他們從父母的態度中學會面對問題冷靜細心,待人溫和有禮。
家長如果看到孩子做事遇到困難,心不靜的同時還沒有耐心,千萬不要直接去幫孩子解決問題。不妨先讓他冷靜分析一下,磨一磨性子。在孩子實在無從下手時適當給一點提示,引導他們去自己完成。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不僅能學會遇事冷靜,還能不斷收獲自信,養成健康人格。
2、培養孩子專注能力
專注能力弱的孩子,不論是日常學習,還是才藝培養,都很難專心學習、長期堅持,這也就造成了耐心不足的現象。培養孩子專注能力,是孩子養成耐心的基礎。那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就可以通過一些有趣的親子訓練,來輔助提升孩子的專注能力。
而且當孩子提出需求的時候,家長也可以提出相應的條件,讓孩子去完成,這個過程中延長了孩子等待的時間,也教會孩子學會付出,對培養孩子的耐心也是非常重要的,也就能避免出現小孩心不靜的情況。
3、給孩子適當設置障礙
如果孩子沒有耐心的話,我們可以給孩子設置一些障礙,比如說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搭積木,搭積木是一個需要耐心的游戲,如果操之過急,積木就會倒塌。
這個時候就可以讓孩子耐心的去搭積木,如果他太過急躁的話,積木就會搭不好,還得重新再搭一次,給孩子一點教訓,孩子就會變得有耐心,最終積木可以搭成,孩子的耐心也得到了培養。
小孩心不靜沒有耐心的表現
1、注意力不集中
缺乏耐心的孩子無論是在吃飯、看書,還是做游戲時都很難集中注意力,經常是做這個還不到三分鐘,馬上又想做下一個,就像小貓釣魚一樣,一會兒捉蜻蜓,一會捉蝴蝶,結果什么都捉不到。所以,這樣的孩子往往興趣很廣,卻很難有所建樹。
2、依賴性
心不靜還沒有耐心的孩子,依賴性非常強,只要是自己完不成、做不到、或者是得不到的事物,會立刻去求助別人,期望別人完成自己的心愿。這種依賴性會讓孩子變的意志薄弱,對孩子以后的發展很不好。
3、急于求成
孩子還小,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家人與外界的認可。這種心理,使得孩子總希望通過最容易的方式,和最短的時間內,做好一件事情。想要做好一件事是沒錯的,但是急于求成,過程中會出現很多錯誤。選錯的方式,孩子也漸漸失去耐心,最后選擇了放棄。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