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有的孩子在一些事情上的表現非常的固執,說要做什么就必須要做什么,完全不聽家長的建議。其實孩子的這種性格,很不利于他們以后在社會上立足,家好難過要及時幫助孩子糾正,培養他們良好的性格習慣。
小孩固執是怎么形成的
1、孩子模仿
很多孩子一開始是沒有固執這個概念的,但是看到身邊的小朋友或者是影視劇中的人物表現之后,他們現實通過模仿行為收獲了令自己滿意的結果,然后才有了任性固執的意識。
比如許多親友一起慶祝節日,孩子們都聚在一起,其中有一個孩子有了任性固執的行為,這個時候孩子的家長并沒有教育他,而是任其發展,甚至會遷就他滿足他的要求。這個時候孩子看到了原來通過這種行為也能夠達到自己的目的,就會跟著模仿。
2、家長的遷就
這就是很典型的家長嬌慣出來的毛病,孩子小的時候常常有不合理的要求,家長會覺得孩子年紀小不懂事,就會遷就他,反正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要求,能滿足就滿足他們。長此以往,孩子就會形成心理和行為定式,這種任性固執的表現就是以往遷就的結果。
3、逆反心理在起作用
在很多家長心中,孩子到了青春期才算進入了叛逆期,其實并不是這樣的,兒童有三個叛逆期,分別是2歲、7歲以及12到18歲,孩子可能在很小的時候就愛和家長對著干了。家長面對孩子的叛逆心理,大多數是會采用暴力的方式去對待,這必然會讓孩子更加叛逆,導致他們越來越固執。
4、孩子心理需求沒有得到滿足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的生理、心理都在發育和成長,隨著他接觸的東西越來越多,他的心理需求也越來越多。平時他會渴望得到父母更多的關注,會渴望得到父母的肯定和鼓勵;父母管束他的時候,他又會希望得到權利和自由。如果孩子心理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就會形成固執的性格。
小孩固執該怎么教育
1、不要過分遷就孩子
對于這些固執的孩子,父母不能過分的遷就,如果父母過分的遷就孩子,下次只會變本加厲。依賴父母過分的遷就后期再去教育孩子,孩子很有可能會做出更過分的一些事情。
2、了解和理解孩子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父母要懂得了解和理解孩子,早期孩子年齡還小的時候,沒有理由去固執,是形成個性一個有規律的階段。大概在三歲以后自我意識形成的時候,就會發現孩子變得固執了,所以父母也試著了解和理解自己的孩子,以正確的方式去引導孩子。
3、多聽聽孩子的意見
父母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當中,要多聽聽孩子的意見,對于有主見的孩子,在那些與他有關的事情上多聽聽他的意見。學會尊重自己的孩子,問問孩子的意見,了解孩子的想法,才能更能針對性的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