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成長的過程少不了各種錯誤的出現,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及時的引導和教育,但是有些家長認為“棍棒底下出孝子”,采用暴力教育孩子的方式,雖然會產生一定的效果,但是這往往是因為孩子害怕的結果,并不是真的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用暴力教育孩子是對的還是錯的
暴力式的教育方法是錯誤的,不僅會影響到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系,嚴重的時候會造成孩子自卑的心理,讓孩子喪失自尊心、自信心。暴力是不可取的教育方式,尤其是在家長遇到以下情況的時候,絕對不可以用暴力解決,不僅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會增加更多的問題。
那么暴力教育會給孩子帶來怎么樣的影響呢?
1、當孩子犯錯誤時,爸爸媽媽就用打罵來解決,這會使父母形成習慣,并樂于去用簡單的暴力教育來解決。但是正常的孩子往往是通過講道理、勸說的方式來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之處,并避免下次再犯。而挨打的孩子往往無法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如此循環下去,只會妨礙孩子正常的心理發育。
2、有一個性格暴躁的父母,對孩子來說就像身邊隨時都放著一個炸彈,不知道自己哪里做的不好就會招來一頓打罵,孩子整天生活在提心吊膽和恐懼中,極其沒有安全感。時間長了,孩子會產生自卑的情緒,變得小心翼翼,看人眼色行事,還會過分乖巧,養成討好型人格,影響身心發展。
3、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影子什么樣孩子就什么樣,經常被父母打的小孩子無疑會去學習父母,因為在他們的世界里“打一頓”是最有效的解決辦法。
4、父母本是孩子最親近的人,每個孩子都希望得到父母的愛與認可。假如父母對其非打即罵,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就會遭到傷害,會感覺低人一等,產生自卑自棄的心理,變得性格孤僻悲觀。
孩子做錯時家長如何教育
第一、孩子做錯事情時,媽媽要以平常心對待,心平氣和地與他溝通,全面了解事情的經過,然后跟他一起思考如何進行補救,并付諸行動。
第二、對于孩子來說,犯錯并不可怕,媽媽不用對孩子的錯誤反復挑剔,而是要始終陪伴著孩子,讓他對自己的錯誤能大膽的承認,并且積極的彌補,這對孩子成長有很重要的意義。在陪孩子彌補錯誤的過程中,媽媽最好不要給孩子物質上的獎勵,但不要吝嗇言語上的鼓勵和夸獎。
第三、可以讓孩子對事件做出一個總結,假設怎么做這個事情,就能避免發生錯誤。這樣不僅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系不會變差,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中會越來越順利。
第四、如果一味的被情緒引導,只會導致爭吵越來越激烈,關系一度陷入緊張,當孩子意識到自身的錯誤時,家長給彼此一個緩沖的時間,讓孩子自我思考,平靜情緒。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