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現代孩子的成長環境越來越優越,所以孩子的心態也是越來越懶散,很多孩子在應該朝氣蓬勃的年紀,開始出現躺平擺爛的行為。這個時候家長的情緒也會焦慮不安,因為孩子這種缺乏朝氣的行為,很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長,那么孩子躺平擺爛怎么教育呢?
孩子躺平擺爛怎么教育
1、培養孩子獨處的能力
如果一個孩子需要熱情而穩定的感情聯系,拒絕躺平擺爛行為,那么他就需要學會獨處。讓孩子獲得安全感,不一定需要父母時刻在場,即便他看不見父母,他心里也會知道家長在那里。對于孩子的各種需要,大人需要去“回應”,而不要事事“滿足”,要培養孩子獨處的能力。
2、適當的懲罰,并貫徹到底
家長面對孩子躺平擺爛行為,要實行說“不”的策略,但不要干巴巴地說不,要給孩子解釋為什么不行。即便孩子聽不懂,他也能懂得你對他的耐心和尊重;家長之間要意見一致,不能一個說行,一個說不;禁止一件事情的同時可以給他做另外一件事的自由。
3、家長要學會放手
讓孩子早早地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將來他會更積極主動地做事。不要過分替孩子做事情,替孩子說話,替孩子做決定,越俎代庖之前,可以想想,這件事,也許孩子可以自己做了。
不要說的話:“你不行,這事你做不了!”讓孩子“嘗新”。有時候大人禁止孩子做一些事情,僅僅因為“他沒做過”。如果事情不是危險的,就放手讓孩子嘗試。
4、培養孩子自信
如果孩子躺平擺爛,那么家長就應該多培養孩子性格方面的獨立和自信,很多時候,小孩子做不好事情是因為自己對自己的實力沒把握,不夠自信。所以,在更多的時候,自信心比技能顯得更重要。
5、多鼓勵孩子
當小孩子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多去鼓勵,少去挖苦和傷害,在很多時候,孩子的自信和能力是在不斷鼓勵中產生的,如果經常批評孩子的話,往往會讓孩子失去上進的動力,導致他們越來越喜歡躺平擺爛。
孩子躺平擺爛的原因
1、缺乏內在動力
孩子到了青春期正處于一個混亂的時期,他們正在探索自己是什么樣的人,以及將來要成為什么樣的人。在這個階段,他們可能會迷失前進的方向,經常感到空虛、迷茫。他們也許會嘗試使用懶散的心態面對自己的沖突,而變得懶惰。
2、家庭環境的影響
有些家庭中,父母本身缺乏上進心,工作不思進取,生活上平平庸庸,更忽視孩子情感方面的需求。對孩子沒有明確的行為指導和要求,極少和孩子談話溝通,壓抑了孩子的上進心,導致孩子變得越來越懶散,干脆就躺平擺爛。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